在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中,选择题是重要的题型之一,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职业道德部分
题号 | 题目 | 选项 | 答案 | 解释 |
---|---|---|---|---|
1 | 下列关于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形成过程上,道德规范总是相对落后于法律规范 B.在实际内容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不存在任何关联 C.在作用发生上,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具有事前性的特点 D.在调节主体上,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是国家意志的代表 | C | 道德规范具有事前性,能够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而法律规范更多是在事后进行规范和制裁 |
2 |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见利忘义、以义取利”的基本含义是 | A.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C.君子获利、取之有道 D.两肋插刀、义不容辞 | C | “见利忘义”是贬义,“以义取利”是褒义,强调君子在获利时要遵循道义 |
3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 |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D.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体系 | B |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 |
4 | “忠诚、审慎、勤勉”是职业活动的 | A.内在道德准则 B.基本原则 C.外在舆论要求 D.行为规范 | A | 这些是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从业者应自觉遵守的道德要求 |
题号 | 题目 | 选项 | 答案 | 解释 |
1 | 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 | A.治疗心理疾病 B.提供心理支持 C.解决心理问题 D.改善人际关系 | C | 心理咨询主要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
2 |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A.同感心 B.耐心 C.判断力 D.真诚 | C | 判断力虽然重要,但不是心理咨询师的核心基本素质,同感心、耐心和真诚更为关键 |
3 | 以下哪种心理咨询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 | A.以人本主义疗法 B.精神分析疗法 C.认知疗法 D.行为疗法 | C | 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都属于认知行为疗法的范畴,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改善心理问题 |
题号 | 题目 | 选项 | 答案 | 解释 |
1 | 张先生,35岁,企业中层管理者。近期在工作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导致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在咨询过程中,张先生表示希望能通过心理咨询解决自己的问题。请根据以下选项,为张先生制定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方案 | A.精神分析疗法 B.认知疗法 C.行为疗法 D.人类中心疗法 | B | 认知疗法可以帮助张先生识别和调整不良的认知模式,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缓解因压力导致的焦虑和情绪低落 |
2 | 李女士,28岁,公务员。近年来,她与丈夫关系紧张,常常因为琐事发生争吵。李女士希望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改善与丈夫的关系。请根据以下选项,为李女士制定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方案 | A.家庭治疗 B.婚姻辅导 C.情感沟通训练 D.心理动力学治疗 | B | 婚姻辅导可以帮助李女士了解婚姻中的问题,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从而改善与丈夫的关系 |
3 | 王先生,45岁,公司高管。近年来,他因工作繁忙,忽视了家庭和身体健康。近期,王先生感到身体不适,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他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调整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请根据以下选项,为王先生制定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方案 | A.健康心理咨询 B.职业生涯规划 C.心理动力学治疗 D.认知疗法 | A | 健康心理咨询可以帮助王先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调整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
理论知识部分
技能选择题部分
这些选择题涵盖了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的多个方面,包括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考生在备考时,应熟悉这些知识点,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答题准确率。

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答案
以下是部分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的答案及解析
理论知识部分
1. 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C)
A.治疗心理疾病
B.提供心理支持
C.解决心理问题
D.改善人际关系
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C)
A.同感心
B.耐心
C.判断力
D.真诚
3. 以下哪种心理咨询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C)
A.以人本主义疗法
B.精神分析疗法
C.认知疗法
D.行为疗法
技能操作部分
1. 根据该求助者的知识分测验得分,可以判断其(A、B、C、D)
A.接受能力强
B.一般学习能力强
C.知识范围广
D.对日常事物的认识能力强
知识分测验主要测量人的知识广度,一般的学习及接受能力,对材料的记忆及对日常事物的认知能力。知识分测验17分,高于平均数两个标准差,说明分数很好,以上各方面的能力较好。
2. 确定求助者是否在心理咨询范围的依据是(A、D)
A.符合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B.存在内心冲突
C.求助动机明显
D.有完整自知力
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主客观相对统一性,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人格相对稳定性。三条原则中有任何一条不符合的话,都称为心理异常。三条原则中第一条主客观统一性中包含了自知力的标准。精神异常的病人往往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
3. 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行为症状主要是(C)
A.回避行为
B.刻板行为
C.强迫行为
D.攻击行为
“在手机或电脑上玩游戏时,一定要玩到赢才能停止,否则就会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自己也觉得命运和游戏的输赢应该无关,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但总是控制不住。”这是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之间的冲突,称为强迫行为。
4. “但是我们认为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关系的产物,您不觉得您女儿的问题正是夫妻关系造成的吗?”这属于(B)
A.多重选择性问题
B.责备性问题
C.解释性问题
D.修饰性反问
“您不觉得您女儿的问题正是夫妻关系造成的吗?”这种提问带有明显的责备语气,违背了价值中立原则,是不恰当的提问方式。
5. 本案例可以排除的诊断包括(A、B、C、D)
A.重性精神病
B.焦虑性神经症
C.人格障碍
D.可疑性神经症
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无精神病性症状,排除重性精神病。心理问题由现实问题引发,属于常形心理冲突,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和可疑性神经症。人格没有明显偏离正常,排除人格障碍。
6. 该案例需要排除的诊断包括(A、B、C、D)
A.抑郁症
B.焦虑症
C.躯体疾病
D.PTSD
求助者焦虑紧张,需要排除焦虑症;情绪低沉,需要排除抑郁症;躯体症状明显,需要排除躯体疾病;求助者经历了严重生活事件之后,产生心理问题,还要考虑排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7. 求助者目前的情绪症状包括(A、B)
A.焦虑
B.紧张
C.抑郁
D.强迫
求助者近两个月来心情紧张,对自己一天里说过的话、见过的人反复回忆,独立完成的文案要反复检查,自己明知没必要这么做,却常常控制不住(强迫),为此感到焦虑。本题要求选择情绪症状,强迫不属于情绪症状。
8. 求助者在本段对话中表现出了依赖,其表现形式为(A)
A.不易察觉的形式
B.阻碍的形式
C.间接的形式
D.直接的形式
依赖就是求助者想让咨询师替代自己解决问题。“就是要不要和我老公离婚的事,我已经犹豫了快半年了,但怎么也决定不了,现在想请您帮我出出主意,看看是否应该离婚。”这是不易觉察的形式。
9. 对求助者的表现评定正确的包括(A、C)
A.生活兴趣缺失
B.自我评价降低
C.社交功能降低
D.自杀观念明显
“这件事把我的生活都搅乱了,现在对家庭的照顾少了,夫妻生活也不和谐了,整天担心写错东西,结果对许多事情都没了兴趣(生活兴趣缺失),与朋友交往也少了(社交功能降低),经常感到身体不适、疲劳和头痛,吃不下东西。这样下去的话,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但是为这点小事去死也不值得呀!(自杀观念不明显)您一定帮帮我。”

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题库
以下是一些心理咨询师三级的选择题题库内容
职业道德部分
1. 下列关于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形成过程上,道德规范总是相对落后于法律规范
B. 在实际内容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不存在任何关联
C. 在作用发生上,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具有事前性的特点
D. 在调节主体上,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是国家意志的代表
答案:C
2.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见利忘义、以义取利”的基本含义是( )。
A. 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B.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C. 君子获利、取之有道
D. 两肋插刀、义不容辞
答案:C
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 )。
A.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D.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体系
答案:B
4. “忠诚、审慎、勤勉”是职业活动的( )。
A. 内在道德准则
B. 基本原则
C. 外在舆论要求
D. 行为规范
答案:A
理论知识部分
1. 根据该求助者的知识分测验得分,可以判断其( )。
A. 接受能力强
B. 一般学习能力强
C. 知识范围广
D. 对日常事物的认识能力强
答案:A、B、C、D
解析:知识分测验主要测量人的知识广度,一般的学习及接受能力,对材料的记忆及对日常事物的认知能力。知识分测验17分,高于平均数两个标准差,说明分数很好,以上各方面的能力较好。
2. 确定求助者是否在心理咨询范围的依据是( )。
A. 符合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B. 存在内心冲突
C. 求助动机明显
D. 有完整自知力
答案:A、D
解析: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主客观相对统一性,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人格相对稳定性。三条原则中有任何一条不符合的话,都称为心理异常。三条原则中第一条主客观统一性中包含了自知力的标准。精神异常的病人往往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
3. 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行为症状主要是( )。
A. 回避行为
B. 刻板行为
C. 强迫行为
D. 攻击行为
答案:C
解析:“在手机或电脑上玩游戏时,一定要玩到赢才能停止,否则就会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自己也觉得命运和游戏的输赢应该无关,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但总是控制不住。”这是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之间的冲突,称为强迫行为。
4. 该求助者没有出现的心理生理障碍是( )。
A. 睡眠障碍
B. 头痛
C. 进食障碍
D. 性心理障碍
答案:D
解析:心理生理障碍又称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求助者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吃不下东西,夫妻生活不和谐(性功能障碍),经常感到身体不适,疲劳和头痛,吃不下东西。

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是什么
以下是一些心理咨询师三级的选择题示例
单选题
在求助者中心治疗中最根本的是( )。
A.关系
B.治疗
C.咨询师
D.场所
答案:A。在求助者中心治疗中,关系是最根本的,它是咨询过程的开始,是咨询中的主要事件,也是咨询的结束。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安全和相互信任的,而且一旦建立了一种安全和相互信任的气氛,就能促进咨询关系的发展。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答案:C。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成年后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行为症状主要是( )。
A.回避行为
B.刻板行为
C.强迫行为
D.攻击行为
答案:C。“在手机或电脑上玩游戏时,一定要玩到赢才能停止,否则就会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自己也觉得命运和游戏的输赢应该无关,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但总是控制不住。”这是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之间的冲突,称为强迫行为。
多选题
关于践行“诚信”职业规范——“尊重事实”的要求,员工要努力做到( )。
A.坚持正确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左右
B.澄清事实,主持公道
C.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
D.敢于在任何场合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答案:A、B、C。诚信对从业者要求首先是尊重事实,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要做到这些,需要坚持正确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左右;澄清事实,主持公道;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包括( )。
A.近期参加同学聚会
B.曾经从事有毒有害作业
C.对老无所依的担忧
D.曾经接受人工流产手术
答案:A、C。“求助者参加同学聚会,聊到子女问题时,求助者突然感觉胸口憋闷、心慌气短,头晕、头痛,手心出汗,只好以身体不适为由提前离开”,得出参加同学聚会引发了心理问题。后来,“求助者经常会有类似的症状,同时伴有紧张和担忧,想到自己和丈夫老无所依十分害怕,担心自己躺在病床上无人照料”,这使得求助者对生活的兴趣明显降低。
确定求助者是否在心理咨询范围的依据是( )。
A.符合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B.存在内心冲突
C.求助动机明显
D.有完整自知力
答案:A、D。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主客观相对统一性,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人格相对稳定性。三条原则中有任何一条不符合的话,都称为心理异常。三条原则中第一条主客观统一性中包含了自知力的标准。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