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

张婉芳

张婉芳

2025-01-30 09:28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
+关注

在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中,选择题是重要的题型之一,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职业道德部分

题号 题目 选项 答案 解释
1 下列关于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形成过程上,道德规范总是相对落后于法律规范
B.在实际内容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不存在任何关联
C.在作用发生上,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具有事前性的特点
D.在调节主体上,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是国家意志的代表
C 道德规范具有事前性,能够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而法律规范更多是在事后进行规范和制裁
2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见利忘义、以义取利”的基本含义是 A.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C.君子获利、取之有道
D.两肋插刀、义不容辞
C “见利忘义”是贬义,“以义取利”是褒义,强调君子在获利时要遵循道义
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D.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体系
B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
4 “忠诚、审慎、勤勉”是职业活动的 A.内在道德准则
B.基本原则
C.外在舆论要求
D.行为规范
A 这些是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从业者应自觉遵守的道德要求
题号 题目 选项 答案 解释
1 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 A.治疗心理疾病
B.提供心理支持
C.解决心理问题
D.改善人际关系
C 心理咨询主要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A.同感心
B.耐心
C.判断力
D.真诚
C 判断力虽然重要,但不是心理咨询师的核心基本素质,同感心、耐心和真诚更为关键
3 以下哪种心理咨询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 A.以人本主义疗法
B.精神分析疗法
C.认知疗法
D.行为疗法
C 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都属于认知行为疗法的范畴,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改善心理问题
题号 题目 选项 答案 解释
1 张先生,35岁,企业中层管理者。近期在工作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导致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在咨询过程中,张先生表示希望能通过心理咨询解决自己的问题。请根据以下选项,为张先生制定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方案 A.精神分析疗法
B.认知疗法
C.行为疗法
D.人类中心疗法
B 认知疗法可以帮助张先生识别和调整不良的认知模式,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缓解因压力导致的焦虑和情绪低落
2 李女士,28岁,公务员。近年来,她与丈夫关系紧张,常常因为琐事发生争吵。李女士希望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改善与丈夫的关系。请根据以下选项,为李女士制定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方案 A.家庭治疗
B.婚姻辅导
C.情感沟通训练
D.心理动力学治疗
B 婚姻辅导可以帮助李女士了解婚姻中的问题,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从而改善与丈夫的关系
3 王先生,45岁,公司高管。近年来,他因工作繁忙,忽视了家庭和身体健康。近期,王先生感到身体不适,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他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调整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请根据以下选项,为王先生制定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方案 A.健康心理咨询
B.职业生涯规划
C.心理动力学治疗
D.认知疗法
A 健康心理咨询可以帮助王先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调整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理论知识部分

技能选择题部分

这些选择题涵盖了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的多个方面,包括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考生在备考时,应熟悉这些知识点,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答题准确率。

心理咨询师三级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
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答案

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答案

以下是部分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的答案及解析

理论知识部分

1. 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C)

A.治疗心理疾病

B.提供心理支持

C.解决心理问题

D.改善人际关系

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C)

A.同感心

B.耐心

C.判断力

D.真诚

3. 以下哪种心理咨询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C)

A.以人本主义疗法

B.精神分析疗法

C.认知疗法

D.行为疗法

技能操作部分

1. 根据该求助者的知识分测验得分,可以判断其(A、B、C、D)

A.接受能力强

B.一般学习能力强

C.知识范围广

D.对日常事物的认识能力强

知识分测验主要测量人的知识广度,一般的学习及接受能力,对材料的记忆及对日常事物的认知能力。知识分测验17分,高于平均数两个标准差,说明分数很好,以上各方面的能力较好。

2. 确定求助者是否在心理咨询范围的依据是(A、D)

A.符合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B.存在内心冲突

C.求助动机明显

D.有完整自知力

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主客观相对统一性,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人格相对稳定性。三条原则中有任何一条不符合的话,都称为心理异常。三条原则中第一条主客观统一性中包含了自知力的标准。精神异常的病人往往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

3. 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行为症状主要是(C)

A.回避行为

B.刻板行为

C.强迫行为

D.攻击行为

“在手机或电脑上玩游戏时,一定要玩到赢才能停止,否则就会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自己也觉得命运和游戏的输赢应该无关,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但总是控制不住。”这是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之间的冲突,称为强迫行为。

4. “但是我们认为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关系的产物,您不觉得您女儿的问题正是夫妻关系造成的吗?”这属于(B)

A.多重选择性问题

B.责备性问题

C.解释性问题

D.修饰性反问

“您不觉得您女儿的问题正是夫妻关系造成的吗?”这种提问带有明显的责备语气,违背了价值中立原则,是不恰当的提问方式。

5. 本案例可以排除的诊断包括(A、B、C、D)

A.重性精神病

B.焦虑性神经症

C.人格障碍

D.可疑性神经症

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无精神病性症状,排除重性精神病。心理问题由现实问题引发,属于常形心理冲突,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和可疑性神经症。人格没有明显偏离正常,排除人格障碍。

6. 该案例需要排除的诊断包括(A、B、C、D)

A.抑郁症

B.焦虑症

C.躯体疾病

D.PTSD

求助者焦虑紧张,需要排除焦虑症;情绪低沉,需要排除抑郁症;躯体症状明显,需要排除躯体疾病;求助者经历了严重生活事件之后,产生心理问题,还要考虑排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7. 求助者目前的情绪症状包括(A、B)

A.焦虑

B.紧张

C.抑郁

D.强迫

求助者近两个月来心情紧张,对自己一天里说过的话、见过的人反复回忆,独立完成的文案要反复检查,自己明知没必要这么做,却常常控制不住(强迫),为此感到焦虑。本题要求选择情绪症状,强迫不属于情绪症状。

8. 求助者在本段对话中表现出了依赖,其表现形式为(A)

A.不易察觉的形式

B.阻碍的形式

C.间接的形式

D.直接的形式

依赖就是求助者想让咨询师替代自己解决问题。“就是要不要和我老公离婚的事,我已经犹豫了快半年了,但怎么也决定不了,现在想请您帮我出出主意,看看是否应该离婚。”这是不易觉察的形式。

9. 对求助者的表现评定正确的包括(A、C)

A.生活兴趣缺失

B.自我评价降低

C.社交功能降低

D.自杀观念明显

“这件事把我的生活都搅乱了,现在对家庭的照顾少了,夫妻生活也不和谐了,整天担心写错东西,结果对许多事情都没了兴趣(生活兴趣缺失),与朋友交往也少了(社交功能降低),经常感到身体不适、疲劳和头痛,吃不下东西。这样下去的话,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但是为这点小事去死也不值得呀!(自杀观念不明显)您一定帮帮我。”

心理咨询师三级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
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题库

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题库

以下是一些心理咨询师三级的选择题题库内容

职业道德部分

1. 下列关于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形成过程上,道德规范总是相对落后于法律规范

B. 在实际内容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不存在任何关联

C. 在作用发生上,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具有事前性的特点

D. 在调节主体上,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是国家意志的代表

答案:C

2.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见利忘义、以义取利”的基本含义是( )。

A. 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B.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C. 君子获利、取之有道

D. 两肋插刀、义不容辞

答案:C

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 )。

A.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D.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体系

答案:B

4. “忠诚、审慎、勤勉”是职业活动的( )。

A. 内在道德准则

B. 基本原则

C. 外在舆论要求

D. 行为规范

答案:A

理论知识部分

1. 根据该求助者的知识分测验得分,可以判断其( )。

A. 接受能力强

B. 一般学习能力强

C. 知识范围广

D. 对日常事物的认识能力强

答案:A、B、C、D

解析:知识分测验主要测量人的知识广度,一般的学习及接受能力,对材料的记忆及对日常事物的认知能力。知识分测验17分,高于平均数两个标准差,说明分数很好,以上各方面的能力较好。

2. 确定求助者是否在心理咨询范围的依据是( )。

A. 符合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B. 存在内心冲突

C. 求助动机明显

D. 有完整自知力

答案:A、D

解析: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主客观相对统一性,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人格相对稳定性。三条原则中有任何一条不符合的话,都称为心理异常。三条原则中第一条主客观统一性中包含了自知力的标准。精神异常的病人往往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

3. 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行为症状主要是( )。

A. 回避行为

B. 刻板行为

C. 强迫行为

D. 攻击行为

答案:C

解析:“在手机或电脑上玩游戏时,一定要玩到赢才能停止,否则就会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自己也觉得命运和游戏的输赢应该无关,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但总是控制不住。”这是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之间的冲突,称为强迫行为。

4. 该求助者没有出现的心理生理障碍是( )。

A. 睡眠障碍

B. 头痛

C. 进食障碍

D. 性心理障碍

答案:D

解析:心理生理障碍又称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求助者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吃不下东西,夫妻生活不和谐(性功能障碍),经常感到身体不适,疲劳和头痛,吃不下东西。

心理咨询师三级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
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三级选择题是什么

以下是一些心理咨询师三级的选择题示例

单选题

在求助者中心治疗中最根本的是( )。

A.关系

B.治疗

C.咨询师

D.场所

答案:A。在求助者中心治疗中,关系是最根本的,它是咨询过程的开始,是咨询中的主要事件,也是咨询的结束。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安全和相互信任的,而且一旦建立了一种安全和相互信任的气氛,就能促进咨询关系的发展。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答案:C。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成年后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行为症状主要是( )。

A.回避行为

B.刻板行为

C.强迫行为

D.攻击行为

答案:C。“在手机或电脑上玩游戏时,一定要玩到赢才能停止,否则就会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自己也觉得命运和游戏的输赢应该无关,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但总是控制不住。”这是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之间的冲突,称为强迫行为。

多选题

关于践行“诚信”职业规范——“尊重事实”的要求,员工要努力做到( )。

A.坚持正确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左右

B.澄清事实,主持公道

C.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

D.敢于在任何场合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答案:A、B、C。诚信对从业者要求首先是尊重事实,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要做到这些,需要坚持正确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左右;澄清事实,主持公道;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包括( )。

A.近期参加同学聚会

B.曾经从事有毒有害作业

C.对老无所依的担忧

D.曾经接受人工流产手术

答案:A、C。“求助者参加同学聚会,聊到子女问题时,求助者突然感觉胸口憋闷、心慌气短,头晕、头痛,手心出汗,只好以身体不适为由提前离开”,得出参加同学聚会引发了心理问题。后来,“求助者经常会有类似的症状,同时伴有紧张和担忧,想到自己和丈夫老无所依十分害怕,担心自己躺在病床上无人照料”,这使得求助者对生活的兴趣明显降低。

确定求助者是否在心理咨询范围的依据是( )。

A.符合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B.存在内心冲突

C.求助动机明显

D.有完整自知力

答案:A、D。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主客观相对统一性,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人格相对稳定性。三条原则中有任何一条不符合的话,都称为心理异常。三条原则中第一条主客观统一性中包含了自知力的标准。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询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

张婉芳

心理咨询 | 创作者  IP属地: 广州
文章322
粉丝42
关注5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特别推荐

作者影响力排行

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