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乖,听妈妈的话。”
“听话,才是乖宝宝、好孩子。”
“都是为了你好,我们不会害你的,听话才对。”
是不是很耳熟?几乎每个爸妈都给宝宝说过这样的话。
“懂事”和“乖”,是那个年代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从心里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会让大人高兴,于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1、越“乖”的孩子,不会拒绝别人
心理咨询师告诉我,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2、越“乖”的孩子,独立能力越差
“乖”孩子身上有家长太多的控制感。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黏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
3、越“乖”的孩子,往往没出息
“乖”的孩子长大后就会习惯了听从他人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淘气的孩子他们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是自由的。
在父母眼中,乖孩子应该勤勤恳恳,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婚姻美满,柴米油盐酱醋茶平平淡淡就好。但淘气的人他们桀骜不惧,这一生一世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下去。
乖孩子并不等于好孩子,乖只是众多特征中的一种。在传统思维中,认为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孩子要“三从四德”以后才能立足。如果父母一定要把“乖”当作“好”的代名词,那么请让它包含:主见、活泼、创造、不寻常等。
很多心理分析师、疗愈师都有这样的结论: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真的不需要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太“乖”的孩子不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我们应该培养的是一个会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可以无所畏惧地说出来孩子。在这个标准下,他知道什么东西去执行,什么东西坚决反对,掌握好这个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