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
作者:兰晓雅 来源:留光心田心理咨询网 发布时间:2022-08-09 22:00:32
心理学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先来听一个老故事。

很久以前,一对爷孙在河边聊天。孙子问:爷爷,你每天读书,记住多少呢?反正都要忘记,为什么还看?爷爷慈爱地说:把装煤的竹篮拿来,去河里打点水。很明显,竹篮无法装水,即使反复多次,孙子也没能打来水。爷爷笑着说:孩子你看看,这还是之前的竹篮吗?

孙子愣住,之前满是煤渣的竹篮,因为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已焕然一新。爷爷这才解释到:读书也一样,虽然清水从缝隙中流走了,表面上什么都没得到,但在不知不觉中,人的心灵就像这竹篮一样已经被净化得澄澈明亮。就好像每读完一本好书,心灵都会得到一次洗礼。而当我们以为读过的书都忘记了时,其实它对人生的改变是恒久的。

读书不仅能为人生增加更多选项,还能提高做出选择的能力。比如求职,大部分时候,作为求职者,可以选择的范围是有限的。但是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的行业边界在哪里,也知道一个岗位未来的职业天花板在哪里,那么在求职选择时,就可以做出更主动的选择。

读书是需要意义的。而且正是因为读书需要意义,阅读才会变成一件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学以致用有目的的读书,才能提升阅读的效率,发挥书本最大的价值。

那什么是好书呢?可以首选中外的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是人类智慧的顶峰。专注于书中阅读,你就会感觉在跟一个智者聊天,内心会非常的安全。一辈子很长,如果你能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些好书,再笨的人都会变聪明。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田野。书里的另一个辽阔的天地,让我可以足不出户,览遍名山大川,感受历史变迁,体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凄凉,感受“千古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旷达。

多项研究证实,读书真的让人快乐。研究发现,读书给人带来自信和成就感,快乐的确与之有关。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更有可能拥有幸福感,读书对健康也有好处,更爱读书的人往往会增加他们的好感度和影响力,这有利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巩固更多知识。

阅读,不仅是记忆内容的过程,也是领略书意的过程。读过的书会遗忘,但阅读时留下的意蕴内涵还在,便做到了读书的“得意而忘形”。读书越多,在科学和思辨中浸润的时间越长,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便会越深刻。也许正是那些被你读过又忘记了的书,正在悄悄帮你认识这个世界,悄悄帮你抹去脸上的肤浅与无知。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在未见世界之前,书籍是世界的外延,待到见过世界,书籍便又成世界的注脚,愿你有书长伴,愿你心灵华美。

相关文章
  • 人生没有绝境,只有绝望
    如果他不是一个心态积极的人,如果他在暂时的困难面前一搬不振,那么他就不可能东山再起,成为富豪。
  • 为什么要读书在做人
    成功者的目标,不是让别人相信自己是对的,而是弄明白谁是对的。人与人之间的参差,无非就是有人守着一份偏执,把路越走越窄;有人则以丰富立体的三观,容纳世界的多元,接受观点的多维。
  •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人们就容易患病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人们就容易患病,并且容易患重病。
  • 我们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当家长们没有按照自己预想的那样去做时,他们就要去执行我称之为随意性的抚养了。梅勒妮和斯坦的儿子斯潘塞早产了三个星期,一开始就得根据需要来喂养孩子。
  • 每个心灵都需要不断的学习
    因为每个人都没有成熟的思想和洞察力,在这样的坏境中,每个人往往会产生一个不好的印象,假如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没有消除这种想法,那他的心灵就会按照这一轨迹继续发展,与世界不和谐的想法就可能会在他的行为举止中体现出。
  • 解读日常行为密码-解读陌生人的目光
    一个人的视线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观点来了解。
  •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可能有些人在幻想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呢?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说起来很容易但是想要找到这么一个称心如意的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需要从性格,脾气,生活习惯等等综合考量才行。
  • 没有人会拒绝真诚的赞美
    赞美他人也是如此,如果赞美不是真心诚意,对方就会产生排斥心理,甚至会怀疑赞美者的意图。
  • 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 没有完美的人,缺点也是优点
    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从一个角度看是缺点,换一个角度看也许就变成了优点,对这一“缺点”加以合理利用,就可以收到化不利为有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