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日常行为密码-眨眼也有讲究
作者:晨宇 来源:留光心田心理咨询网 发布时间:2022-12-08 09:36:11
心理学是我们每隔几秒钟便会做的小动作,眨眼会透露你哪些心理?眨眼有快有慢,有时“目不转睛”、有时“扑闪扑闪”。其实,除了空气湿度等客观因素,眨眼的快慢还与心情密切相关。

研究人类行为的学者把眨眼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随意性的眨眼,这种眨眼是不受大脑控制的;第二种是保护性的,如当人遇到有潜在危害性的视觉刺激时会眨眼,这种眨眼是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也不受大脑控制;第三种是由自主发生的眨眼,这种眨眼和人的思维意识息息相关。这就是说,眨眼还有一种意义,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必需的交流。它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默契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一种暗示,用这种方式代替语言,让对方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如何来配合。据有关研究,第三种眨眼每天约有15000次。这种方式常出现在搭档、情侣、朋友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每当电影的高潮部分来到,运动员即将冲过终点,心仪的人从面前经过,我们都恨不得眼睛一眨不眨,因为我们生怕在眨眼的瞬间错过了重点。因此,眼睛眨得越少,说明人们越专心,越不想被打扰。当然,如果眨眼次数变少,并且每次眨眼时闭眼的时间明显延长,则说明主人有些不耐烦了,潜意识里希望对方消失在视线里,是“拒绝”的潜台词。眨眼频率是人们下意识控制下的行动,一个人和对方的谈话如果出现不真诚氛围、厌烦情绪、无趣意味时,他在每次眨眼时会闭上2~3秒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他潜意识里希望对方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如果一个人的眼睛一直闭着,那么说明他完全不想看见对方了,他们的谈话可以就此打住了。

如果一个人眨眼频率快且轻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扑闪扑闪”,说明他的大脑正在积极思考,对你们之间的交谈兴趣浓厚。所以一般把眨眼频率变快看成是一个人感兴趣的标志。因此,如果发言时讲得精彩,深得大家喜爱,那么你会观察到,台下听众们的眼睛都是“光闪闪”的。如果一个领导想知道在自己激情澎湃地发言时,究竟哪些员工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话题上,哪些员工只是不得不做出感兴趣的样子,只要观察下面倾听者的眨眼频率,就能立刻判断出来。

当一个人遇到难题时,眨眼的频率会明显增加。一个IT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在面试时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参加面试的程序员在自己的简历上写着熟悉多种计算机语言,可是当面试官提出一个关于某语言的具体问题时,面试者的眨眼频率突然增加,5秒后,面试者红着脸承认自己对这个语言不熟悉。

此外,通过一个人的眨眼,还可以判断他是否说谎。在正常而放松的状态下,人们的眼睛会每分钟眨6~8次,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只有1/10秒。但当人们撒谎时,人们眨眼的频率会明显提高,而且人们闭上眼睛的时间会比正常情况长1/10秒。如果一个人打算说谎,他的眨眼频率首先会下降,因为他想保持冷静,使自己看上去“不留痕迹”,以便“睁着眼说瞎话”;然而,只要说谎,人就会控制不住地感到焦虑、担心,这种情绪下,又会情不自禁地引起快速眨眼。因此,眨眼频率先慢后快,是典型的说谎标志。

有关专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将被测者分为两组:第-组人自由活动10分钟,活动内容尽量简单,从而使这10分钟不会做出任何需要说谎掩盖的事;第二组人被告知一会儿提问的试题和答案放在哪儿,以便他们测试时可以用到。之后研究人员让被测者在回答问题时戴上特制的可以测试眨眼频率的仪器。结果发现,说真话的人,眨眼频率会比一般情况微微高一些,这是因为他们怕回答不好问题而产生焦虑情绪;而对于说谎者,他们的眨眼频率变化非常明显,先是稍微下降,反映出被测者在思考如果被问到该如何不留痕迹地撒谎,所以他们自我安慰要保持冷静,后来在正式说谎后他们眨眼频率大幅上升,此时眨眼行为是不受大脑控制的下意识行为,而谎言也暴露无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