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后台收到个有意思的提问,"一同事哈,我大专毕业五年了,现在想考心理咨询师还来得及吗?"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了。去年我邻居家闺女,专科护理专业毕业,愣是花了8个月备考,上周刚拿到中科院心理所的基础培训证书。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清楚专科报考的那些门道。
先说现状,自2017年取消人社部认证后,现在市面上的心理咨询师证书都是培训证书。但别小看这个培训证书,像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心理学会等权威机构的认证,在业内还是吃得开的。专科生不仅能考,而且这两年报考人数还涨了30%多。
重点来了!报考有三个隐形门槛,
1. 学历要求,大专及以上(不限专业)
2. 必须通过授权机构报名(个人报不了)
3. 完成192课时培训(别信什么"“抱过”班")
这里有个坑要注意,最近冒出些野鸡机构,号称"免考拿证"。去年我朋友就着了道,花了6800报了个"速成班",结果证书连官网都查不到。认准官方授权的培训机构,报名前先上中科院心理所官网查名单。
备考建议就三点,
① 每天固定1小时看录播课(重点看《咨询伦理》和《变态心理学》)
② 准备错题本(真题重复率能到40%)
③ 考前一定参加模拟考试(熟悉机考系统)
费用方面给大家透个底,正常培训+考试在3000-5000之间。超过8000的要么是割韭菜,要么加了什么"就业推荐"的虚头巴脑服务。有个小技巧,每年3月和9月报考季,很多机构会有团报优惠。
说到发展前景,现在社区心理服务站、中小学、甚至月子中心都在招人。不过要提醒大家,证书只是敲门砖,真想干这行还得继续学实操。我认识的咨询师大牛,每年花在培训上的钱少说两三万。
学姐提醒下,今年9月这批报考已经开始,想考的赶紧行动。别等到政策变了才后悔,像去年教资考试改革就让不少拖延症吃了亏。

心理咨询师证书取消后,专科生怎么入行?
最近好多同学问我,"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了,咱专科生是不是没机会了?"先别慌!证书取消不等于行业消失,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入行门道。
第一步,学历能补尽量补
现在三甲医院和正规咨询机构普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专科生可以优先考虑专升本,选应用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专业。如果已经毕业,建议报个成人高考或自考本科,很多高校都开设网络课程,边工作边学习也不耽误。实在没时间提升学历的,重点看下面这几条。
实操经验比证书更重要
现在业内有个共识,能接住来访者情绪的人,比揣着证书不会咨询的强百倍。建议从这三方面攒经验,
1. 社区心理服务,很多街道办定期招志愿者,跟着资深咨询师做老年人心理疏导、家庭矛盾调解
2. 公益热线实习,像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这类平台,专科生也能申请接线员岗位
3. 医院心理科见习,带着诚意去本地医院心理科自荐,从整理案例档案开始接触真实病例
这些证书现在更吃香
虽然人社部的证取消了,但业内还认这些培训,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继续教育项目(注意要选有督导的课程)
中科院心理所的基础培训项目(课程设置比较系统)
认知行为治疗(CBT)、沙盘游戏治疗等专项技能认证
切记要选有线下实操训练的课程,别信那些"交钱“抱过”"的网课。
入行初期生存攻略
现在新手咨询师主要靠这三个渠道接案,
1. 入驻线上平台,简单心理、壹心理等平台有新手入驻计划,前20小时咨询可免费或低价接单
2. 结合本职工作,比如在幼儿园当老师的,可以主攻儿童心理方向;做HR的专注职场心理咨询
3. 打造个人IP,在抖音、小红书记录学习日常,分享心理学知识,慢慢积累本地客源
给专科生的真心话
这个行业现在更看重真本事。我认识的好几位资深咨询师都是专科出身,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前三年都在踏实做公益咨询,每周参加案例督导,把常见咨询方向(比如婚姻情感、青少年问题)吃透。现在咨询费每小时800+的照样大有人在。
最关键的是保持学习状态,每个月至少精读2本专业书,跟着靠谱的督导老师做案例复盘。记住,能治愈别人的永远不是证书,而是你实实在在的共情能力和专业素养。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了,自然会有来访者认可你。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