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学员私信,"老师,中医心理咨询师面试到底会问什么?"作为带过300+学员的“懂行的人”,今天就把真实考场里80%会遇到的5大高频问题掰开揉碎讲清楚。
一、必考题TOP5
1. "遇到不信中医的来访者怎么办?"
千万别直接怼!去年有个学员回答"那就给他科普阴阳五行",结果被刷。正确思路是,"先接纳不同观点,用现代语言解释情志致病原理,比如'肝气郁结'对应焦虑状态"。
2. "把脉时发现肝火旺,但来访者说没生气?"
重点考察临床思维。要说"会先确认脉象准确性,再引导回忆近期压力事件,用'肝主疏泄'理论解释躯体化症状"。
3. "开解失恋来访者的具体步骤"
记住中医心理三板斧,先疏肝(情绪宣泄)→再养心(认知调整)→对了健脾(重建生活规律)。去年有位考生现场演示情志相胜法,拿了面试最高分。
4. "如何处理咨询中的文化冲突?"
得分关键是举例说明。可以说,"曾有位回族来访者抗拒穴位按摩,我改用呼吸训练配合回医香药疗法,效果很好。"
5. "现场案例分析"
去年真题,更年期失眠+高血压案例。要按"四诊合参-辨证分型-干预方案"三步走,重点说清楚"心肾不交"的病机分析。
二、考官最看重的3个细节
1. 实操演示别犯低级错误,有个考生把寸关尺位置说反了,直接出局
2. 药物配伍要严谨,决明子+酸枣仁这种基础方别搞混
3. 着装讲究,穿改良中式衬衫比白大褂更讨喜
三、“老江湖”的血泪教训
• 千万别死记《黄帝内经》原文,要用大白话解释
• 遇到不会的问题直接承认,去年有人瞎编"子午流注新疗法"被当场揭穿
• 提前准备3个真实咨询案例,比空谈理论强10倍
文末划重点,面试前一定要去报考机构实地考察,有些培训机构连脉诊模型都没有,这种去了也是白搭。

中医心理咨询师证到底值不值得考?
最近不少朋友问我,“想考个中医心理咨询师证,但网上说法太多了,有的说有用,有的说鸡肋,到底该不该考?”作为一个在健康行业摸爬滚打过几年的人,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真实情况,帮你理清思路。
一、这个证是干啥的?
简单说,中医心理咨询师就是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心理学技术,帮人调理情绪、缓解压力的职业。比如用“情志相胜法”(怒伤肝,喜胜悲这类)或者穴位按摩、食疗建议,配合心理咨询技巧,解决失眠、焦虑这些问题。说白了,它既不是纯中医,也不是纯心理治疗,算是个跨界的新方向。
二、适合哪些人考?
1. 中医爱好者,如果你本来就在学针灸、推拿,或者开养生馆,考这个证能多一个“情绪调理”的招牌,吸引注重身心结合的客户。
2. 心理咨询师,想差异化竞争,加点中医元素,比如给客户推荐安神茶、教按太冲穴疏肝,实用性挺强。
3. 健康行业从业者,比如瑜伽老师、营养师,用这个证拓展业务范围,给会员做情绪管理方案。
4. 转行小白,零基础想入行的话,建议先了解当地就业情况,有些地方认可度不高,可能得搭配其他技能。
三、优点和槽点都得看
值得考的理由,
市场需求大,现在人压力大,光靠聊天咨询不够,能结合刮痧、艾灸调理身体的更吃香。
政策支持,很多地方搞“中医治未病”试点,社区医院、养老机构会招这类人才。
收入空间,一线城市做个案咨询,每小时300-500元常见,如果开调理套餐(咨询+理疗),客单价更高。
需要冷静的地方,
行业还在发展,不像医师资格证全国通用,这个证目前更多是“技能证明”,具体还得看用人单位认不认。
别指望“一证通吃”,比如想进医院心理科,光有这个证不够,还得有临床背景。
投入成本,培训费普遍5000-8000元,时间3-6个月,如果单纯好奇,不如先买书自学《黄帝内经》情志篇。
四、考了能干啥?实际就业方向
1. 社区健康中心,配合家庭医生做慢性病患者的情绪管理,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这类和情绪相关的病。
2. 中医馆/养生机构,比如给产后抑郁的妈妈做艾灸+心理疏导,或者给职场人定制“疏肝解郁套餐”。
3. 自由职业,线上做知识付费,比如拍短视频教“按穴位缓解焦虑”,引流到线下工作室。
4. 企业EAP服务,给员工做压力管理培训,结合八段锦、呼吸法这些实操内容,比纯讲座受欢迎。
五、掏心窝子的建议
1. 先实践再考证,去当地中医馆打打杂,看看他们到底用不用得上这门技术,别盲目交学费。
2. 选对发证单位,挑国家事业单位或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培训,避开那些“交钱“抱过””的野鸡机构。
3. 技能搭配更重要,考证的同时学点实用技术,比如耳穴贴压、芳香疗法,客户觉得“有效果”才会长期买单。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真实案例,我一朋友考完证后,在养生馆专门做“考前焦虑调理”,用耳穴贴压+五行音乐疗法,学生家长特别认,旺季一个月能赚2万多。所以关键不是证本身,而是你怎么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