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为中医心理咨询师?面试这10道题必须准备好!作为新兴交叉领域,中医心理咨询师面试不仅考察专业知识,更看重实战应用能力。笔者结合多位从业者真实面试经历,整理出这份通关攻略。
第一类必考题是"基础概念辨析"。比如"中医七情学说与西方情绪理论有哪些异同?"这类题目需要你既能说清楚怒喜忧思悲恐惊的致病机理,又要对比弗洛伊德、认知行为等学派观点。建议用"总-分-总"结构回答,先概括整体差异,再分点对比,说一千,道一万个人觉得融合可能。
第二类是案例分析题。常见形式是给出一个焦虑症患者的症状描述,要求你设计中西医结合调理方案。切记要体现中医特色,如推荐疏肝理气的代茶饮,同时结合正念呼吸训练。去年有位考生因提出"耳穴贴压配合渐进式肌肉放松"的创新组合,当场获得加分。
第三类容易丢分的是情景模拟题。当考官突然扮演抗拒治疗的来访者时,新手常犯两个错误,一是急于说服对方,二是过度使用专业术语。正确做法是先做共情,"听起来您对喝中药有些顾虑对吗?"再以生活化比喻解释疗法,比如把经络比作城市交通网。
特别注意,面试官常设置中医伦理陷阱题。例如"来访者要求用周易算卦代替心理评估,如何处理?"此时要坚守专业边界,可以回答,"我们可以探讨周易对您的影响,但专业评估需要标准化流程,这样对您更负责。"
准备面试时建议做三件事,每天对着镜子模拟问答录音、整理10个经典医案、熟记《黄帝内经》中20条心理学相关条文。去年通过率统计显示,准备超过50小时面试模拟的考生,成功率提高67%。

中医心理咨询师月入过万的真相
为什么有的中医心理咨询师能月入过万?
最近总能看到有人说,学中医心理咨询能轻松月入过万,评论区里有人羡慕,也有人质疑,这不就是中医加聊天吗?真能赚这么多?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不整虚的,我就直接说实际情况。
首先得看你在哪儿干。 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老百姓对健康问题舍得花钱。比如有个失眠两三年的客户,去医院查不出毛病,吃安眠药又怕依赖,这时候遇到懂针灸调理情绪、又能用中医话术疏导焦虑的咨询师,一次收个五六百,人家觉得值。一个月接20个固定客户,加上开点养生茶、艾灸贴,收入自然上得去。
再就是服务模式不一样。 有的人只会把脉问诊,说些“肝气郁结”的术语,客户听了更迷糊。真正做得好的,会把中医的“情志致病”理论翻译成大白话。比如跟客户说,“您这胸口老发闷,就像高压锅盖子被堵住了,咱们得先把火关小,再慢慢放气”,配合着教几个疏肝理气的穴位按摩,客户当场就能觉得舒服,下次还找你。
最关键的是得让人信任你。 小区里王阿姨原来见人就抱怨心慌,后来找了个中医心理咨询师,人家没急着开药,先教她每天晨练时拍打胆经,配合着喝酸枣仁粥。两周后再见面,王阿姨说话都带笑了,主动给邻居推荐。这种口碑传开了,客户都排着队来咨询。
不过话说回来,这行不是会背《黄帝内经》就能干。我认识个在社区义诊的姑娘,专门给更年期阿姨做咨询。她包里常年装着耳穴贴,教客户烦躁时按揉神门穴,还会根据体质推荐八段锦的不同招式。现在人家每周固定出诊三天,其他时间接线上咨询,一个月算下来早过万了。
当然也有人赚不到这个数。街角那家养生馆的小李,见人就推销五千块的调理套餐,把肾虚肝郁挂嘴边,这种急吼吼要钱的,客户去一次就再也不来了。所以说到底,这行挣的是良心钱,既要真本事,更得把客户当自己人对待。
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很多病是从心里憋出来的。有个开滴滴的师傅,长期腰痛查不出原因,后来发现是总憋着对乘客的气。中医心理咨询师让他每天收车后敲打胆经,配合着练习把烦心事“喊”出来,三个月后症状真缓解了。这样的案例多了,大家自然愿意为专业买单。
要说这行有没有门槛?肯定有。得懂中医基础,会心理沟通,还得持续跟老师学新东西。但说白了,哪个行业想做好不得下功夫?那些月入过万的,都是白天接诊晚上翻医案,把《伤寒论》和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琢磨的主儿。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实在话,钱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但能把老祖宗的智慧用好了,真帮人解决问题,收入自然不会差。这个行业不缺机会,缺的是沉得下心、真正为别人着想的人。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