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在职想转行心理咨询师,该怎么开始?" 今天手把手教大家实操步骤,全程干货无套路。
第一步,选对学习路径最关键
现在主流有3种方式,①同等学力申硕班(免联考直接入学)②非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周末上课)③卫健委认证培训(适合急需上岗)。重点说说前两种,北师大、华中师大等校的同等学力班,交2-8万学费就能跟读硕士课程,特别适合工作忙的上班族。非全硕士要参加12月统考,但西南大学、天津师大等校的分数线比全日制低20分左右。
第二步,实战积累有窍门
千万别只会考试!建议在读期间就找社区心理服务站做志愿者,很多街道办都招兼职咨询员。有个学员分享,他在读首师大同等学力班时,每周六去社区值班3小时,半年攒了72个真实案例,后来面试时直接被三甲医院心理科录用。
第三步,考证要分轻重缓急
先考卫健委的心理咨询师(每年5月/11月考),这个证现在医院系统都认。等毕业时再考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认证,需要提交2个督导案例。注意“躲雷”,某宝上500块买的证书基本都是废纸,正规考试必须线下机考。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40岁转行来得及吗?
A,去年我们学员中35+占47%,北京安定医院招的咨询师平均年龄38岁
Q,必须考研吗?
A,医院系统建议读研,开工作室的话有卫健委证书+200小时督导记录即可

心理咨询师证书含金量排名,2023最新版
说实话,市面上的证书五花八门,有的机构吹得天花乱坠,但实际含金量可能连“纸糊的”都不如。今天就结合行业现状和实际需求,给大家掰扯掰扯2023年哪些证书真正靠谱。
☆第一梯队,国内权威认证☆
1.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颁发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推荐理由,
目前行业内认可度最高的证书之一,课程内容覆盖基础理论和实操技能,适合零基础小白系统入门。
考试门槛适中(大专以上学历),每年5月和11月全国统考,题库更新快,监考严格,杜绝“花钱买证”。
很多正规心理咨询平台招聘时,会优先看这个证书。
适合人群,想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未来计划从事心理咨询或相关工作的人。
2. 人社部原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已停考,但仍有参考价值)
背景,虽然2017年国家取消了人社部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但早年考过二、三级证书的从业者,依然是行业内的“老资历”。
现状,
部分机构招聘时仍会参考,尤其是医疗系统或事业单位。
如果已经持有这个证书,建议搭配后续的实操培训或督导课程,弥补技能短板。
3.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
颁发机构,中国心理学会标准委
特点,
侧重实操能力考核,要求提交个案报告并参与面试答辩,适合有一定经验的人进阶。
证书审核严格,通过率低,业内口碑较好。
☆第二梯队,国际证书(谨慎选择)☆
1. ACI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
争议点,
宣传称“全球通用”,但实际上国外心理学界并不认可,国内部分机构也认为其“水分较大”。
考试难度低,交钱就能过,含金量存疑。
建议,除非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否则不建议优先考这个。
2. 美国APS注册认证
优势,
适合有留学或海外执业计划的人群,部分国家认可。
对英语水平和专业背景要求较高,需提交学术论文或案例研究。
缺点,国内认可度有限,且考试成本高(报名费+培训费通常过万)。
☆避坑攻略,这些证书慎考!☆
“XX人才网”或“XX协会”颁发的证书,很多民间机构自制证书,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交钱就能拿证,业内根本不认。
“一次性收费“抱过””的速成班,心理咨询是严肃行业,没有速成捷径,号称“7天拿证”的机构直接拉黑。
☆2023年考证趋势☆
1. 重实操轻理论,单纯背书考试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更看重个案督导、实习经验。
2. 行业细分,比如婚姻情感咨询、青少年心理等垂直领域,建议考取专项技能证书(需结合主证书使用)。
3. 卫健委心理健康人才培养项目,部分省份试点中,未来可能成为新的行业标准,值得关注。
对了说点大实话
证书只是敲门砖,真正决定你能不能吃这碗饭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接案的经验。如果单纯想“拿证变现”,劝你趁早绕道;但要是真心想帮人解决问题,选对证书,扎实学下去,这个行业永远不会亏待你。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