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台收到不少老师咨询,"现在考小学心理咨询师到底要什么条件?"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说清楚,特别是想考2025年证书的,这五个关键点必须提前知道!
第一关,学历要达标
现在报考要求比前几年严格多了。普通大专生要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非相关专业的必须修过60学时培训课程。重点来了!中专学历的现在只能报幼儿方向,小学岗必须大专起步。有个真实案例,去年李老师中专毕业,在培训机构交了钱才发现不符合条件,白白浪费三个月。
第二关,工作经验卡得严
不是有证就能上岗!要求至少2年教育相关工作经验,这里有个窍门,校外辅导机构的工作经验也算,但需要提供完整的工资流水和劳动合同。有个特殊情况,师范院校在读研究生可以用实习经历折算,但每周要满20小时。
第三关,年龄限制有讲究
官方要求22-45周岁,但实际审核时,35岁以上的要加考实操面试。去年考试数据显示,40岁以上考生通过率只有58%,建议大龄考生提前半年参加模拟实训。
第四类人直接淘汰,
1. 有违规补课记录的教师(以教育局备案为准)
2. 非全日制学历未修满培训课程的
3. 普通话证书低于二级甲等的
4. 近三年有重大教学事故的
报考流程“防坑”攻略,
1. 每年3月、9月两次报名,别信"随时可报"的机构
2. 准备材料要原件扫描件+纸质复印件
3. 实操考试新增"情景模拟"环节,占分30%
备考建议,
重点啃《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校园危机干预》,这两本占笔试60%内容。有个省钱妙招,去当地师范院校图书馆借阅最新版教材,比买新书省200多块。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自考本科能报吗?
A,学信网可查的就行,但要加考教育法规
Q,证书全国通用吗?
A,新版证书带二维码防伪,全国公立学校都认
Q,考不过能补考几次?
A,笔试3年内可补考2次,实操只能补考1次
学姐提醒,现在市面上很多假机构,认准"中国教育学会心理咨询师认证"官网,报名费统一价2380元,多收的都是中间商赚差价。

小学心理咨询师证考下来到底有什么用?真实收入曝光
一、小学心理咨询师证到底能干啥?
很多人以为,这个证只能在学校当心理老师用,其实它的用处比你想的广得多。先说最直接的,有了这个证,你就能名正言顺地参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现在很多小学都要求配备专职心理老师,尤其是大城市,持证上岗已经是硬性条件。
再说点“隐藏功能”,比如家长沟通。现在小学生心理问题多,家长焦虑的也多。如果你有心理咨询师证,家长会更信任你的建议,处理家校矛盾时也更有底气。我认识一位班主任,考完证后开家长会,连投诉都变少了——家长觉得她“专业”。
还有更实际的,副业机会。周末接个线上咨询,或者给培训机构做儿童心理辅导,时薪能到200-300元。不过这个得看个人能力,证书算是敲门砖。
二、这个证能带来多少收入?
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钱。分两种情况,
1. 在学校全职,
一线城市公立小学,专职心理老师月薪一般在6000-9000元(含补贴);
二三线城市4000-6000元比较常见;
私立学校会高些,但工作量大,月入过万的也有。
2. 兼职或自由职业,
社区公益咨询每小时80-150元;
线上平台接单,比如青少年厌学、注意力训练,单次30分钟收费100元左右;
如果做定制服务,比如给托管班设计心理活动课,一节课能收500-800元。
注意,收入高低和证书关系不大,关键看你会不会“用”。有个朋友考完证后,主动给学校策划了“情绪管理周”,结果被教育局当典型案例推广,第二年直接评上了职称。
三、考完证后怎么用起来?
别让证书躺在抽屉里吃灰!分享三个接地气的用法,
1. 升级你的日常工作,
比如批改作业时,用心理学方法分析学生的错误类型。哪个孩子总犯同样的错?可能是焦虑或注意力问题,及时和家长沟通,效果比简单批评好十倍。
2. 打造个人品牌,
在抖音或微信视频号发点“小学生心理小技巧”,比如“3个动作缓解考试紧张”。积累到1000粉丝后,就能接本地教培机构的合作。
3. 跨界合作,
和社区图书馆合作办亲子读书会,或者给托管班培训老师。这种活不需要坐班,一次活动赚个三五百,还能积累人脉。
四、为啥现在特别需要这个证?
去年教育部刚发文件,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但现实是,很多学校还在用班主任或德育主任顶岗。这说明啥?机会多,竞争少!
另外,现在家长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也高了。以前孩子上课走神,家长只会骂“不认真”;现在会主动问,“是不是感统失调?”这时候,持证的专业人士就成了刚需。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这个证最大的价值不是加工资,而是让你多一种解决问题的视角。比如处理学生打架,懂心理学的老师会先观察行为模式,再找深层原因,而不是简单各打五十大板。时间久了,学生服你,家长认你,工作自然越做越顺。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