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学员私信问:"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到底怎么算分?"、"我备考半年了还是心里没底"。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带过300+学员的经验,手把手给大家拆解考试评分规则,重点说说哪些人最容易拿证。看完这篇,保证你对备考方向明明白白!
【考试评分四维拆解】
1. 笔试部分(60分保命线)
单选题:共80题,每题0.5分,这里要拿满35分
多选题:20题,每题1.5分,必须拿到25分
注意!去年开始新增了"情景纠错题",主要考咨询伦理,这里至少拿5分
2. 案例分析(通关关键)
必考离婚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去年考了3次)
评分看三个点:理论运用(20%)+解决方案(40%)+语言组织(40%)
有个取巧技巧:结尾必须加上"后续跟进方案"
3. 实操面试(一票否决项)
着装要求:浅色系衬衫+深色裤子最保险
必考危机干预场景,记住"三不原则":不承诺、不评价、不打断
去年30%考生挂在眼神交流不足
【五类人最容易过】
1. 幼师/护士转型的:实操面试有天然优势
2. 每周能保证10小时学习的:重点练案例题
3. 会做思维导图的:笔试多选题正确率提高40%
4. 参加过社区志愿服务的:面试加分明显
5. 能坚持做模拟考试的:特别是时间把控能力
【备考三大坑】
× 死磕发展心理学理论
√ 应该重点练近3年真题
× 忽视考前模拟设备调试
√ 建议提前熟悉录音设备
× 面试时用专业术语装逼
√ 要说人话,多举生活例子
【学员真实案例】
去年带的李姐,42岁幼儿园园长,笔试卡在58分。后来调整策略专攻多选题,把错题做成语音备忘录,洗碗做饭时反复听,说一千,道一万考了73分。关键点在于要找到自己的"涨分突破口"。
【结尾互动】
下期大家想了解"心理咨询师接单渠道"还是"督导小时数认证攻略"?评论区告诉我!备考资料包在公众号回复"二级急救包"领取。

心理咨询师证书年审新规,这两类人可能被注销资格
,关于心理咨询师证书年审的新规定在行业内引发热议。不少从业者私下讨论:“这次动真格了,弄不好真要丢饭碗!”到底哪些人会受到影响?咱们今天掰开揉碎了说。
一、年审新规改了哪些重点?
往年证书年审主要看继续教育学时,今年新增两条硬杠杠:一是必须提交真实咨询案例记录,二是每年至少参与一次伦理考核。某省心理咨询协会负责人透露:“现在要求每季度上传1个完整案例,包括咨询记录、督导反馈,作假直接记入诚信档案。”
二、首当其冲的两类人
1. “混证族”要现原形
那些考完证就束之高阁,从没真正接诊的人危险了。新规要求提供近两年的咨询记录,某培训机构老师举例:“去年有个学员拿着五年前的证书想注册,结果连基本咨询流程都说不清,直接被劝退。”
2. “野路子”咨询师悬了
不按规范操作、忽视伦理守则的从业者面临淘汰。某市去年就查出3起违规案例:有人网上接单不签协议,有人把来访者信息当谈资。现在伦理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一旦违规记录在案,年审直接不通过。
三、普通从业者该怎么做?
1. 案例记录要当回事
别等到年审前临时抱佛脚。建议每周整理咨询记录,用加密云盘存档。某从业十年的心理咨询师分享:“我现在接新个案当天就建档,督导意见直接扫描存电子档。”
2. 伦理红线碰不得
参加正规督导小组比单打独斗靠谱。某机构开设的伦理工作坊报名火爆,参与者表示:“原来觉得签协议麻烦,现在知道这是护身符。”
3. 继续教育要选对课
别光盯着便宜网课凑学时。某资深评审员提醒:“今年重点看创伤干预、危机处理等实操培训证明,单纯听讲座的学时可能不算数。”
四、行业正在悄悄改变
新规实施后,不少地区咨询师注册数量下降约15%,但来访者投诉量同比减少三成。某心理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具备完整案例记录的咨询师,接单量反而上涨40%。来访者普遍反映:“现在选咨询师能看到真实案例记录,心里踏实多了。”
这次调整就像大浪淘沙,把混日子的筛出去,给真正专业的咨询师腾出发展空间。准备年审材料虽然费事,但长远看对行业和来访者都是好事。各位从业者得把功夫下在平时,别等年审通知来了才着急。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