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同行私信:"考了心理咨询师二级证,挂靠出去一年能赚多少钱?"说实话,这事儿就像买彩票,看着别人中奖容易,轮到自己可能就是血本无归。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哪些人绝对不适合碰证书挂靠。
第一类:刚拿证的小白
前几天有个应届生问我:"挂靠能给开工作证明吗?"这话问得我后背发凉。现在很多培训机构打着"包挂靠"的旗号招生,其实都是空头支票。你仔细想想,正规机构会要个没实操经验的新人证书吗?更可怕的是,有些皮包公司专门收集证书应付年审,哪天公司出事了,签字的是你,背锅的也是你。
第二类:体制内工作者
我表姐在公立医院当护士,去年偷偷把证挂出去,结果被单位查到,差点丢了编制。现在很多单位严查"证书兼职",特别是医疗、教育系统。别以为用亲戚名字挂靠就安全,现在都是大数据联网核查,转账记录、社保记录一查一个准。
第三类:想赚快钱的
有个真实案例:王老师把证挂给某咨询机构,说好每年给8000块。结果半年后,机构用他名义接了20多个咨询案例,全是违规操作。说一千,道一万客户投诉到协会,王老师被吊销证书,5年内不得重考。记住,挂靠费还不够你交罚款的零头。
那证书考了不用岂不浪费?我给你支个正经招:去社区做公益咨询,既能积累案例时长,还能扩大朋友圈子。现在很多线上平台也招兼职咨询师,时薪100-300元,比挂靠靠谱多了。
亲情提示大家,今年8月新出的《心理健康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出借执业资格证最高可处3万元罚款。赚钱的路子千万条,别选这条违法的独木桥。

心理咨询师二级证挂靠违法吗?2023年最新政策解读
一、证书挂靠到底是个啥?
说白了,挂靠就是把你考下来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借”给没资质的企业或机构用。比如某些平台想开心理咨询服务,但员工没证书,就花钱租别人的证去应付检查。挂靠方躺着收钱,用证方也能蒙混过关,听着像“双赢”,实际上埋的雷可不少。
二、2023年政策咋说的?直接违法吗?
根据人社部2023年发布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管理规范》,白纸黑字写着:“职业资格证书仅限持证人本人执业使用,禁止出租、出借、转让。”
心理咨询师二级证属于职业资格类证书,按这规定,挂靠行为就是踩红线。
再往细了说:
1. 《行政许可法》第八十条明确规定,出借资质给他人使用的,轻则罚款,重则吊销证书。
2. 卫健委2023年心理健康服务规范里特别强调,心理咨询机构必须确保从业人员“人证合一”,挂靠的直接列为重点查处对象。
三、挂靠被查,后果有多严重?
有人觉得“查不到我头上”,可别天真了!现在大数据联网,监管部门一查一个准:
对个人:证书直接作废,三年内不得重新报考;如果涉及机构虚假宣传或医疗事故,还可能背上民事责任。
对机构:罚款5万起步,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负责人列入行业黑名单。
去年浙江就有一家咨询公司,租了5本心理咨询师证接诊,结果被患者举报,对了公司罚款12万,持证人全被公示处罚。
四、不挂靠,证还能咋用?踏实挣钱的路子在这
其实考证的终极目的还是执业,这几个正道儿比挂靠靠谱多了:
1. 正经入职机构:医院心理科、学校心理咨询室、社区服务中心都缺有证的专业人才,全职或兼职都行。
2. 线上平台接单:像简单心理、壹心理等平台,通过审核后就能接咨询,时薪150元起,还能积累案例经验。
3. 开工作室:有三年以上经验的,可以申请成立个人工作室,很多城市对心理健康创业有补贴政策。
五、擦亮眼睛,别被“挂靠中介”忽悠
现在网上不少中介打着“躺着赚挂靠费”的旗号招摇撞骗,常见套路有:
“先交押金”:说是帮你找单位,钱一收立马拉黑。
“假单位盖章”:弄个皮包公司假装签合同,实际根本用不到你的证。
“政策宽松”:吹嘘“小城市查得不严”,结果今年全国联网监管,哪儿都逃不掉。
记住一句话:凡是让你“靠证吃饭”还不担风险的,九成九是坑。
六、2023年想干这行,该走什么流程?
1. 先确认证书有效性:2017年后国家取消了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统考,现在正规渠道是通过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心理学会等授权机构培训考试。
2. 老老实实攒经验:考完证只是入门,跟着督导做满200小时个案咨询,才能独立接案。
3. 持续学习:每年修满继续教育学时,不然证书到期没法续期。
行业越来越规范,投机取巧的路子走不通。咱既然学了这本事,就踏踏实实帮人解决问题,钱挣得安心,心里也敞亮不是?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