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备考心理咨询师二级时,我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找攻略,结果光是报名费、培训费和资料费就花了将近3万块。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那些培训机构绝对不会告诉你的大实话。
一、这笔钱到底花哪了?
1. 考试报名费:官方收费是580元/人,但必须通过培训机构代报,中介费普遍在800-2000元不等
2. 培训套餐:市面上有9800元的"通关班"和19800元的"VIP“抱过”班",其实教材内容完全一样
3. 模拟考试:机构推荐的模拟题库,10套题就要收3000元,实际考试原题率不到5%
4. 面试指导:单独收费的"考官1对1辅导",每小时800元起,其实都是普通老师假扮的
二、“上岸人”的血泪经验
1. 教材千万别买新:某鱼上花200块就能买到全套二手书,划重点的痕迹还能帮你复习
2. 实操考试要录像:建议自己带手机支架录练习视频,比花5000块报"场景模拟班"管用
3. 案例督导别迷信头衔:找有医院临床经验的督导老师,比那些"国际认证"的讲师靠谱得多
4. 面试着装别太正式:穿白大褂反而会被扣分,休闲衬衫配深色裤子最稳妥
三、真正有效的备考方法
1. 案例分析每天练1个:把常见案例类型整理成表格,按"症状识别-评估方法-干预措施"三步走
2. 录音自纠法:把自己的答题录音转成文字稿,用红笔标注逻辑漏洞
3. 蹭免费督导:关注各大心理机构的公益讲座,现场提问能获得针对性指导
4. 考前几天重点复习《异常心理学》,近3年考点重复率高达67%
我强调一点:今年开始实施新版考核标准,笔试新增伦理考核模块,面试必须完成3个完整咨询模拟。备考的姐妹一定要对照最新考试大纲调整复习计划。

心理咨询师二级报考条件自查表,这3类人直接劝退
一、学历不够硬,别硬凑热闹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对学历有明确要求,不是谁都能“试一试”。根据现行规定:
基础门槛:必须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学信网可查)。
专业限制:如果你是非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相关专业出身,必须额外完成指定培训机构的中级课程(一般300学时以上),并拿到结业证书。
劝退人群:
只有高中/中专学历,或者学历无法在学信网认证的人;
非相关专业且没时间、没预算参加培训的人。
小提醒:有些机构忽悠““抱过””“代报名”,千万别信!就算侥幸通过初审,后期审核也可能被刷下来,对了人财两空。
二、没实践经验,先别急着报名
心理咨询师不是“纸上谈兵”的职业,实践经验是硬指标。报考条件里明确要求:
相关工作经验:在心理学相关岗位(如学校心理辅导、社区咨询)工作满3年;
或培训+实习:完成培训后,在督导下进行过至少50小时的实践(需机构盖章证明)。
劝退人群:
完全零基础,以为“背背书就能过”的小白;
想靠考证转行,但连基础沟通技巧都没接触过的人。
接地气建议:
如果真心想入行,先去做志愿者!比如社区心理援助热线、公益机构的情感支持岗位,既能积累经验,还能验证自己是否适合这行。
三、动机不纯,趁早打消念头
心理咨询师是一份需要高度责任感和共情能力的工作,但总有人抱着错误目的来考证:
觉得“心理咨询师时薪高,想赚快钱”;
单纯对心理学好奇,想“学点知识解决自己的问题”;
听说考试简单,跟风凑热闹。
劝退人群:
缺乏耐心,不愿意花时间倾听他人的人;
把咨询师当成“人生导师”,幻想靠一纸证书改变命运的人。
大实话:
这行真正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对助人有强烈热情的人。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或自我疗愈,不如把钱省下来买两本书看看,性价比更高。
说一千,道一万附上报考条件自查清单,符合再行动:
1. 学历达标(大专及以上,相关专业或补修课程);
2. 完成指定机构培训,拿到结业证书;
3. 有3年相关工作经验或50小时实践证明;
4. 通过考试报名审核(提交身份证、学历证、工作证明等)。
如果以上条件都满足,放心大胆去备考!如果不符合,建议先解决“硬伤”,别急着交钱报名。毕竟考证只是起点,真正干这行需要的是长期积累和一颗“能扛事”的心。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