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同行私信:"考完心理咨询师证书能干啥?""这行是不是只能开诊所?"作为从业8年的二级咨询师,今天掏心窝子说说真实就业情况。上周刚帮学妹对接了医院心理科的工作,月薪直接比她在培训机构翻了2倍。
第一去处当属公立医院。现在三甲医院标配心理门诊,我们市人民医院今年就扩招了6个岗位。薪资构成是底薪+绩效,新手每月到手7000左右,两年以上带门诊的能过万。关键是有编制保障,还能跟着精神科主任查房积累案例。
第二去处是互联网平台。像简单心理、壹心理这些平台,入驻需要100小时以上个案时长。我去年在线上接青少年咨询,平均每周15个案例,平台抽成后月收入1.2-1.8万浮动。特别适合宝妈和自由职业者,有个同行边旅行边接咨询,时区差反而成了优势。
第三去处可能很多人没想到——企业EAP服务。我给本地三家上市公司做员工心理辅导,时薪600起步。上个月科技园有家公司集体裁员,单是给被裁员工做心理疏导就接了40小时的咨询量。这类岗位往往要求有200小时以上团体辅导经验。
要说“躲坑”点,千万别信那些"挂靠证书年入十万"的广告。我表弟考完证闲置了3年,对了自己开了情感直播间才用上专业知识。现在心理咨询行业有个怪现象:新手扎堆开工作室,有经验的反而往体制内走。建议大家先从医院或机构积累案例,等有稳定客源再考虑单干。
(插入数据图:2023年心理咨询师就业方向占比饼状图)
亲情提示想入行的朋友,这行收入差距特别大。我认识的在婚恋机构做咨询的,时薪才80;但给外企高管做私人顾问的,单次咨询费能到3000。关键要找准细分领域,比如儿童多动症干预、职场PUA辅导这些方向特别缺人。

考完心理咨询师证不做咨询还能干啥?
1. 当个懂心理的斜杠青年
现在企业招聘越来越看重"心理资本",很多岗位都写着"心理学专业优先"。比如做用户运营的,懂点消费心理学更能抓住用户痛点;做人力资源的,用心理测评工具筛简历更精准;教育培训机构招课程顾问,会沟通技巧的明显更吃香。我认识个做电商客服的姑娘,把心理咨询的话术用在处理客诉上,三个月就成了部门标兵。
2. 进学校当孩子王
中小学现在都要求配心理老师,虽然多数需要考编,但很多民办学校、培训机构会招兼职心理老师。工作内容不单是做咨询,更多是组织心理讲座、设计班会课、带团体活动。有个朋友每周去两所私立小学,带孩子们玩沙盘游戏、做注意力训练,收入比全职心理咨询师还稳定。
3. 在企业搞员工关怀
大公司现在都重视EAP(员工帮助计划),需要能设计心理健康方案的人。比如给新员工做适应性培训,帮销售团队做压力管理,给管理层上沟通技巧课。有个考了证的HR转去做企业内训,专门设计"情绪管理"工作坊,现在成了各大厂争抢的培训讲师。
4. 做心理科普网红
刷短视频时看到那些讲人际交往技巧、情绪管理妙招的账号没?很多运营者都有心理咨询师证。可以写心理类文章投稿,给情感电台当内容顾问,或者在知识付费平台开课。有个95后男生把心理学知识编成脱口秀,在B站教人用"系统脱敏法"应对催婚,半年涨粉20万。
5. 转行做专业辅助
医疗系统的心理测评岗、司法系统的社区矫正、妇联的婚姻调解,这些岗位招人时看到有证的都会眼前一亮。认识个姐姐在康复医院工作,专门给中风患者做心理评估,配合医生制定康复方案,比单纯做咨询更有成就感。
6. 搞点副业赚零花
周末去社区开公益讲座,给读书会带读心理学书籍,在情感咨询APP当树洞倾听者。这些副业既能锻炼专业技能,又能积累案例经验。有个宝妈在家带娃期间,每天抽两小时在某平台做在线倾听师,时薪比普通兼职高两三倍。
别把考证当成必须做咨询的枷锁,心理学知识本来就是人生的加速器。现在很多幼儿园招老师都要看心理学学分,房产中介学销售心理学能成单更快,甚至做美甲的小妹懂点色彩心理学都能多卖卡。你手里的证书不是终点站,而是打开更多可能性的万能钥匙。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