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做职业培训咨询时,发现每10个人里就有3个在打听心理咨询师考证的事。上个月刚帮表妹报班的一同事跟我说:"原以为交钱就能拿证,结果差点被机构坑了双倍学费!"今天就结合无锡本地的实际情况,给童鞋们儿说说考证路上最容易栽跟头的地方。
首先得明白,现在全国统一的心理咨询师考试早没了。现在市面上发证的机构有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心理学会等五六家。无锡太湖广场那家培训机构,墙上挂满了各种证书样本,新手根本分不清区别。建议先上人社局官网查认证目录,别光听销售忽悠。
二本学历的小王去年花了6800报班,结果发现教材还是2018年版的。现在正规培训必须包含最新版的《异常心理学》和《咨询伦理》,实操课时不能少于120小时。无锡南长街有家机构用录播课充数,被学员集体投诉过。
最坑的是有些机构宣称"包就业"。我打听过无锡三甲医院心理科,人家明确说只认有2年以上见习经历的持证者。新区有家机构跟社区合作,确实能安排20次真实咨询实践,这种才靠谱。
考试通过率这事更得留心。崇安寺附近有家机构吹嘘95%通过率,结果去年冬季考试通过名单里他们学员只占3成。现在正规机构都会公示历年成绩,建议要求查看原始成绩单。
去年在无锡考下证书的李姐跟我说,她报的班虽然贵了2000块,但包含50次模拟咨询训练。现在她在滨湖区开了工作室,时薪能收到300元。关键要选能提供持续督导的机构,千万别贪便宜选"快餐班"。

心理咨询师证书国家还承认吗?
“现在考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国家到底还认不认?”这个问题确实关系到很多人的职业规划。今天就和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现状,帮大家理清思路。
国家取消的是考试,不是职业资格
首先要明确的是,2017年人社部确实取消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很多人误以为国家不承认这个职业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就像开餐馆需要卫生许可证,但国家不会亲自给厨师发证一样。现在改成由专业机构负责培训和考核,行业管理更市场化。
现在的证书还管用吗?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证书主要有三类:
1. 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2. 中国心理学会等学术机构的认证
3. 地方人社部门认可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这些证书虽然盖的不是国家人社部的章,但在实际工作中:
社区心理服务站招聘时普遍认可
线上咨询平台入驻需要相关证明
很多企业EAP项目接受持证人员
有个真实案例:朋友小王去年考了中科院的证书,现在已经在社区做青少年心理辅导,月收入稳定在8000+。
普通人还能考证吗?
现在报考确实更灵活了:
1. 年满20岁就能报名,不限制专业
2. 线上课程为主,手机电脑都能学
3. 考试时间每年5月和11月两次
但要注意这三点变化:
必须通过授权机构报名(中科院官网可查名单)
考试内容增加了伦理考核模块
需要完成至少192课时的系统学习
选机构要睁大眼睛
现在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教大家几个别上当技巧:
1. 查授权:直接上发证单位官网查机构资质
2. 看课程:包含面授实操的比纯网课靠谱
3. 问师资:主讲老师要有长期临床经验
4. 别贪便宜:低于3000元的课程慎选
别忘了:遇到“包就业”“免考拿证”的宣传,可以直接拉黑。去年就有学员花五千多买了个假证,对了发现连考试都没参加过。
这个行业还值得入吗?
从实际需求来看:
全国精神卫生资源调查显示,每10万人仅有6.7名心理医生
中小学标配心理老师政策逐步落实
企业EAP服务覆盖率年增长15%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
单靠证书接个案不现实,需要继续深造
一线城市时薪可达300-500元,但需要积累案例
兼职做线上咨询的宝妈群体明显增多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大实话:证书只是敲门砖,真正能让你吃上这碗饭的,还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助人的真心。现在每天都有新入行的同行,也有坚持不下去转行的,关键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领域。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