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成人依恋最初被分为三种大类型:安全型依恋,焦虑型和回避型。
安全型:容易与人亲密,并安心的依赖和被依赖,不担心会被抛弃。焦虑型:渴望与人亲密,但总是发现、怀疑和恐惧另一半并不想达到同样的亲密,从而陷入强烈的焦虑不安。回避型:抗拒、恐惧与人亲密,无法真正依赖和被依赖,保持疏离,难以进行自我暴露。
任何一种依恋类型都是人们在之前的经验中为了保护自己而形成的模式,依恋关系的最初模板来自于与父母的关系。回避型依恋往往是在幼时父母具有绝对的权威,他们被要求听话、优秀却又总是被父母拒绝、否定或者漠视。幼儿只能将强烈的情绪、脆弱和不安藏在心里,被迫独立和自我消化。回避型过小的、在他们体会到我最重要之前明白了自我的渺小,他们不再相信自己的价值,不敢依赖任何人,更不相信自己无条件的被爱。
幼时的经验里父母的否定和漠视被幼儿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形成一套认知系统:人是可怕的,我不够优秀就不配得到爱,所有的爱都是有条件的。这套行为模式和认知系统保护幼小无助的他们成长起来。因而,即使在成年后,他们依然使用这套曾保护他们无数次的安全模式。
错误的认知让回避型依恋的人总是无法真正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他们无法真正依赖他人,也不习惯被依赖。
对于回避型来说,保持随时可以抽离的状态,避免自己受伤害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独立性与自我价值感是其最看重的。回避型拒绝在亲密关系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即使内心很渴望去爱一个人,但因为怕太过受伤,而绝不愿意对伴侣完全敞开心扉。对回避型来说,完全的敞开意味着把保护自己的武器交给其他人,这件武器很有可能被用来伤害自己。回避型非常在意恋爱关系中的自主权,对于伴侣表现出的任何关于控制和约束的信号,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这也就是为什么回避型的伴侣往往会抱怨回避太过疏离。
回避意味着安全,意味着可以“活下去”,爱情的亲密让他们必须再次面对渺小的感觉,再次回到随时失控的幼时,随时可以被抛弃。他们把自己封锁在自己的城堡,一个人的世界才是熟悉的、完全可控的、不会受伤的。
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拒之千里之外,会让我们对所有的人都保持疏离。幸运的是,依恋类型并非一成不变。
每种依恋的形成,都是因为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它保护了无助的你,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渐渐的不再像想象中需要它。
每个回避型都可以做出改变,试着做自己的父母。你对待伴侣的方式实际上是无意识复刻了幼时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熟悉的方式或许是可观可控的,但那会让你和爱你的人的痛苦,不要让自己成为迫害者。回避型依恋的人完全可以向安全型转变,尝试信任自己,每个人都值得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