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情绪管理技巧
在心理学培训学校,会学习情绪 ABC 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Consequence)不是直接由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信念(B,Belief)决定的。比如,同样是上班迟到被领导批评(A),有的人觉得领导故意针对自己(B1),就会感到愤怒、委屈(C1);而有的人认为这是自己的失误,领导批评是为了让自己改进(B2),可能就会感到愧疚并决定以后不再迟到(C2) 。
通过学习情绪 ABC 理论,能明白很多时候情绪不好是因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就能主动调整信念,从而更好地管理情绪。比如,当感到焦虑时,分析自己此刻的想法,看是不是存在不合理信念,然后尝试改变想法,焦虑情绪可能就会减轻。
还有情绪调节的方法,像深呼吸放松法。当情绪激动时,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再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这种方式能调节身体的生理反应,让身体放松下来,进而缓解情绪。还有注意力转移法,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影、听音乐,将注意力从引发不良情绪的事情上转移开,情绪也会逐渐平复。
二、人际交往技巧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 “同理心”,在心理学培训学校会深入学习如何运用同理心进行人际交往。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感受、需求和想法。比如,朋友向你倾诉工作上的烦恼,不要急于给出建议,而是先认真倾听,试着站在朋友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让朋友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
学习人际交往中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也很重要。人的表情、眼神、姿势等非言语信息在人际交往中传达着丰富的内容。比如,和人交流时保持微笑,眼神专注地看着对方,身体微微前倾,这些动作会让对方觉得你对他的话感兴趣,从而增进彼此的好感和信任。相反,双臂交叉、眼神游离,可能会让对方觉得你态度冷淡、不愿意交流。
在人际交往中,边界感也很关键。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过分干涉他人的生活,也能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舒适自在。比如,不要随意打听别人的收入、感情状况等私人问题。
三、自我认知技巧
心理学培训学校会教授很多了解自我的方法,比如人格测试。像 MBTI 人格测试,将人格分为 16 种类型,通过测试能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如自己是外向还是内向,更注重逻辑还是情感等。了解这些特点,能在选择职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策。例如,知道自己是内向型人格,在工作中就可以选择更适合独处、专注思考的工作任务,而不是频繁需要社交的工作。
还可以通过自我反思来提升自我认知。每天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思考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比如,回顾自己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思考自己表达是否清晰,有没有紧张,下次如何做得更好。通过不断反思,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另外,从他人的反馈中也能认识自己。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比如,同事评价自己做事很细心,这是对自己优点的肯定;如果有人指出自己沟通时语气生硬,就可以注意改进。将他人的反馈作为一面镜子,帮助自己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