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说不是智慧
作者:刘潇繁 来源:留光心田心理咨询网 发布时间:2022-10-14 12:48:01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好好父母”,认为对于坚持己见、任性的孩子说“是”能让生活更加平静,“是”会使孩子更加开心,更加喜爱我们。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是”带给孩子这样的认识。

经常对孩子说“是”,产生了一种无止境的模式,是一种骄纵。一个人不能总是很容易获得东西,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真正的学习,也不利于孩子形成友好、尊重别人的人际交往技巧,无法提高孩子的抗压抗挫折能力。“不”,不仅仅是一个宇的回答,而且是一种教养策略。勤奋工作和坚持不懈是成功诀窍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延迟满足、克制寻求欢愉的欲望、承受挫折、综合考虑自己和别人的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他们为自己创造幸福多彩生活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因此,尽管说“不”很难,但是我们也要对孩子说。如果你觉得说“不”很难,并且你的“不”经常招来更大的烦恼和反弹,是因为你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对孩子说“不”,让孩子接受你的“不”,应该注意以下两点:说“不”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拥有自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因素。如果你在说“不”的时候永远只会摆出一副冷面孔,或是教训惩罚打骂孩子,不仅不能达到“不”的目的,而且践踏了孩于的尊严。有智慧有数养的父母完全不会这样做。防止过度教育,切勿频繁说“不”有焦虑的父母,必有生气的孩子,说“不”也要适当挑重点和时儿,频繁地说“不”有时候就是过度教育。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多事情他们都明自怎样去做,过分的担忧和于涉毫无必要。即使孩子没有控制某些局面的能力,也要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学习,唯有如此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

孩子对过度教育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恼怒和愤怒、沮丧和气愤。他们感觉自己被轻视了,自信心也受到打击,满脑子都是父母指手画脚的形象,充斥着“你不能这样”“你不能那样”的警告话语。父母过度教育是核心教育的大敌,不分情况,不分事情,过分担忧和焦虑,事事提醒,不停说“不”的过度教育完全背离了这种核心数育。核心数育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主能力,使孩子的自尊得到维护,父母必须让孩子学会自强、自立、自信。因此对孩子说“不”,一定要慎重考忠时机和地点,不要急于插手,不要事事干预。找准孩子需求,用好暗示的力量。在心理学上,它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指他人的暗示和评价将引导某人朝着他人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这种效应在儿童教育中尤其受到重视。

相关文章
  • 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
    不跟对手硬拼,是一种包容,也是一种智慧。
  • 孩子的智慧需要大家挖掘
    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我们看不到的闪光点,毕竟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最长时间的是父母,相信我们能够看到孩子的聪明智慧,从而使得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所以人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强弱是不同的。
  • 接受孩子成为普通人,是父母最大的智慧
    电影《你好,李焕英》有个小细节,李焕英对贾晓玲说,“如果我以后有个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大概是很多为人父母,在说到对孩子的期待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 父母的最大智慧,就是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著名儿科教育家福禄贝尔说:“与其批评孩子的学习,不如真心地鼓励孩子,就会起到比批评更好的效果。”
  • 幽默是一种智慧的闪现
    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 认识自己运筹帷幄,是人生的大智慧
    如何衡量自己的定位是否准确?不在于你付出的努力有多少,也不在于花费的时间有多长,而在于你能否认识自己,能否在某个方向找到兴趣和有效工作、学习、生活的技巧以及方法,这不是偶尔或者一次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调节,并听取他人中肯的意见。
  • 尊重他人是修养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在任何情况下,尊重都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一个人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 孩子要智商也要情商
    心智培养不能硬灌输,早教要兼成行为习惯养成、性格品质形成,以及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发展。
  • 陪伴并不是监督孩子
    生活中,原本看似第一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东西,父母已经取得过的成功做法,不一定是绝对成功的做法。
  • 孩子到底是应该乖还是不乖
    我们的教育不就是让孩子变得听话吗?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变乖,变听话。父母要注意了,小孩子乖不是问题,乖到没有主见就要小心了,我们的教育不是要让孩子变得听话,而是要独立懂事。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