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尊重之后,我和孩子都开心了
作者:晨宇 来源:留光心田心理咨询网 发布时间:2022-12-19 10:04:21
心理学做父母,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也许无意中一直在压抑孩子,给孩子造成了一些痛苦,出现了不少问题。醒悟后也不必过于懊悔,改变总是来得及的,而且孩子往往是宽容的,是爱父母的,只要学会理解、接纳和尊重,他会慢慢好起来的,会重新成为我们的宝贝。从小父亲对我要求很严厉,除了要讲礼貌、乖巧、懂事,学习必须要好而这个好的标准,就是“第一名”。

时至今日,我身为人母了,父亲的那份严厉还总是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时时影响着我,让我无形之中重蹈覆辙,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凡事都力求完美的妈妈。对女儿也要求严格,事事求完美,固执地认为,我是妈妈,女儿就得听我的,对她的立场和快乐视而不见……

女儿上小班时,幼儿园里开展了一次儿歌、童谣朗诵比赛。女儿条件不错我精心准备,冲着第一名去了……决赛时女儿朗诵得很好,但是一个配合的动作都没做!女儿下台后扑进我怀里,我生气地质问她:“为什么不做动作呀?女儿急着对我说:"妈妈,我已经很棒了……”“一个动作都没做,还棒?”我沉着脸,最后女儿是第二名,观众都夸她,但我心里被强烈的失落感占据着,之后几天对女儿的态度都不冷不热的。

女儿从小喜欢画画,中班时报了兴趣班。每周的家庭作业我都得盯着她完成,每当她画得不太完美的时候,我总会怒气十足地对着女儿张口就吼:“画得这么难看,重画!”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突然伸出手从孩子笔下一把夺过她正在作画的纸张,揉成一团,重重地扔向一旁的垃圾桶……

其实别人都觉得我女儿很不错,可当孩子达不到我的要求或是预想的效果时我就会情绪失控。尽管心底明明有个声音在大喊:不可以这么做!冷静!却怎么也冷静不了,停不下来……我总觉得,这很简单,女儿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容易发火的。发火之后忏悔,但是到了下次,照旧该吼就吼,如此恶性循环……

后来所幸发现了维尼老师,一篇篇地看他的博文,我的心也随着慢慢平静下来,不那么急躁、霸道、自我了。我学着改变自己的认知,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着去接纳自己、接纳女儿,学着倾听和尊重女儿……我发现,原来女儿这么乖巧,而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位好妈妈。此时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以前怎么想都无法释怀的东西,现在发现根本就不是问题。所有的事已经能够坦然面对,并酌情处理,虽然还不能面面俱到,但相比过去,已经是有很大的进步了,情绪调整好了,静能生慧,处理问题就容易多了。

现在的图画作业我全权交由女儿自己安排完成,我不去干扰她。有时我也会提出建议,但是采纳与否听她的。这样带着快乐和自愿去画,效果往往出乎我的意料,她也比以前更喜爱绘画了。

反应似乎让女儿有点难以置信,我再次肯定地说:“嗯,妈妈不生气,妈妈相信你。”女儿开心地搂住了我:“妈妈,你真的太好了,我一定会改正的。”到了下次课,老师说:“她今晚表现得最好,很认真。”

学会理解孩子,情绪调节好了,我和女儿都开心,还成了好朋友。

相关文章
  • 工作之后我emo了
    “态度决定成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生命可以价值极高,也可以一无是处,随你怎么去选择。”选择和决定在我们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体现。
  • 最好的家庭教育从尊重孩子开始
    《小王子》里说:“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的心情跌入低谷,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 顺应孩子,让我和孩子关系更好了
    女儿最喜欢我接她放学时能给她带一点零食,她说每次放学后都好饿,希望有点东西先垫一下肚子,然后再回家吃晚餐。
  • 我们有孩子了
    人的一生中,初次做爸爸妈妈的那一刻无与伦比,既快乐又遍布恐惧幸运的是,快乐会继续下去,而恐惧则会嘎然而止。
  • 了解孩子靠心的发现
    一般来说孩子接触世界,往往是通过强化某一个器官或器官系统,无论是感觉器官还是运动器官来实现的。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很难继续生存下去。
  • 理解、接纳、尊重的教育模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过,不再想控制孩子的一切,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而是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尊重他,会激发他的能量。
  • 孩子是一个需要受到尊重的人
    客人想抱抱她的时候,她总会扭动身体以示挣脱,还会放声啼哭。事实上,她似乎经常莫名其妙地哭泣。
  • 孩子之间的矛盾,都源于父母偏心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家中还多个孩子的家长,75%的母亲只和其中某一个孩子更亲近,也就是所谓的偏心!
  • 以诚相待,你才会获得别人的理解与尊重
    富兰克林说,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与人交往,无需太多弯弯绕绕。你要相信,坦诚就是沟通的最好语言,它有着化繁为简的力量。直击核心,快速获得他人信任,这才是最大的智慧。
  • 发了不该发的火之后怎么办
    父母不该发火,但发火总是难免的,犯了错不要紧,只要敢于承认错误敢于向孩子道歉、认错,那么还是好爸爸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