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有这种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所以势必会退回到孤独中。”
曾经有一位同事,在聚会上和大伙分享,自己从读大学开始,就从未花过父母一分钱。父母离异,她和弟弟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是个很好强的人,从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他灌输独立的思想:“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让你依靠,你就得靠自己。”初衷是好的,但是她渴望的陪伴和爱,妈妈却很少给。只有不断的孤立和高要求。
所以她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大学四年,靠着奖学金、打零工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几年之后,靠着自己的打拼,在南方沿海城市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在外人看来,她很优秀。只有她自己清楚,她不得不独立,有时候她希望自己也能有个依靠,但她的潜意识告诉自己,不能有短暂放松。过早的被迫独立,绝不是一个健康的真正的独立,而是一种爱而不得的悲凉。
研究表明过分的独立,拒绝依赖,恪守“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父训,反而不利于人际交往。适度依赖,才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剂润滑。
如何适度依赖?美国心理学家伯恩斯在他的《关系:适度依赖让我们走得更近》中提出,要让彼此的关系保持持久,一定程度的依赖他人,以及允许他人依赖自己,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适度依赖”,他给出了这样的定义:“适度依赖是,你在依靠他人时仍然保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并且在需要乐于请求别人时,不觉得自责。”
依赖、求助,不是宣告失败,反而是学习成长的一种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快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变得更强大。求助并不妨碍我们能干、自信,我们只是在他人的帮助中获取力量,顺便还能满足他人的“被需求感”,促进关系、增进友谊。
钱钟书曾说过:你想和他相识来往,那就向借书,一借一还,便有了相识的机会。所以,你和他相识,成为生活工作中的益友,就差靠一次麻烦开启。一个人如果怕麻烦别人,无形中在自己的人际关系中给自己竖起了一道墙,你过不去,别人也过不来。
怕麻烦别人,本质上这种心理就是不正确的,麻烦别人本质就是创造机会来接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今天帮你修个灯,明天借我个工具,一来二去,这关系就拉近了。
对于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或许可以尝试一次麻烦别人,不在乎面子、不在乎自尊、不要害怕被拒绝,或许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