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医儿童心理师证报考指南

艾伟

艾伟

2025-03-23 14:48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
+关注

最近收到很多宝妈和中医爱好者的私信,"现在还能考中医儿童心理师证吗?""这个证书到底有没有用?"作为从业8年的儿童健康顾问,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这个新兴证书。

一、报考条件比你想的简单

1. 学历门槛,中专及以上(不限专业)

2. 年龄要求,22-50周岁(特别优秀可放宽)

3. 特殊优势,有育儿经验、中医爱好者优先

注意,2024年新增线上实操考核,需提前准备儿童案例记录

二、这三类人最适合报考

1. 幼儿园老师,处理"问题儿童"不再束手无策

2. 小儿推拿师,增加服务项目提升客单价

3. 全职妈妈,既能带娃又能发展副业(很多社区服务中心需要这类人才)

三、考试内容大公开

理论部分,

中医情志学说(重点考肝郁脾虚证)

儿童发育心理学(0-12岁关键期)

常见行为问题(如分离焦虑、多动症)

实操重点,

舌诊+脉诊判断情志问题

设计个性化调理方案

家长沟通话术训练

四、持证后能做什么?

1. 社区开设儿童心理工作室(日均咨询费300-800元)

2. 与幼儿园合作开设情绪管理课

3. 线上开展育儿课程(某音最火的中医育儿博主月入5W+)

别忘了,今年开始实行电子证书,考后7个工作日可查。但纸质证书仍需到指定机构领取,千万别信"“抱过”"机构承诺的加急办理。

中医儿童心理咨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
中医儿童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中医儿童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中医儿童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详解

想考中医儿童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别急,这篇文章帮你理清考试重点,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说清楚考什么、怎么学!

一、报名条件有啥要求?

首先得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名资格。一般来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中医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2. 非相关专业但有3年以上儿童教育或健康领域工作经验;

3. 参加过正规中医或心理咨询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

(具体以当地官方通知为准,部分地区可能有细微差异。)

二、考试考哪些内容?

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两部分,满分100分,60分及格。

1. 理论知识(占比60%)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尤其是儿童生理特点(如“稚阴稚阳”“肝常有余”等概念)。

儿童心理学基础,儿童情绪发展规律、常见心理问题(如焦虑、多动、自闭倾向)的辨识。

中医情志学说,如何用“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理论分析儿童行为,比如“思伤脾”与孩子厌食的关系。

政策法规与伦理,儿童权益保护法、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

备考小技巧,多背经典条文!比如《黄帝内经》中关于儿童养生的段落,考试常考原文填空。

2. 实操技能(占比40%)

辨证施治能力,根据案例判断孩子是“心火旺”还是“肝气郁结”,并给出调理方案(如耳穴贴压、推拿手法)。

沟通技巧,模拟与家长沟通场景,如何用通俗语言解释“阴虚阳亢”导致的多动问题。

案例分析,例如,一个7岁孩子因父母离异出现尿床,如何结合中医情志调理(如安神茶)和心理疏导进行干预。

经验分享,实操考试会提供常用穴位图,但建议提前熟记“百会”“神门”“涌泉”等儿童常用穴位位置。

三、考试形式和常见题型

笔试,单选、多选、判断题为主,偶尔有简答题(如“简述小儿夜啼的中医辨证分型”)。

实操考核,现场抽题,需口述操作步骤或模拟咨询过程。部分地区要求演示基础手法(如捏脊)。

四、怎么高效备考?

1. 教材选择,优先用官方指定书目,比如《中医儿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搭配《中医情志治疗学》查漏补缺。

2. 刷题神器,历年真题必做!很多考点会重复出现,比如“小儿惊风的中医处理原则”。

3. 实践为王,找机会跟诊有经验的儿科中医,观察真实案例中如何“望闻问切”。比如孩子舌苔厚腻伴脾气暴躁,可能是“痰热扰心”。

4. 口诀记忆,自编顺口溜记知识点,比如“脾虚娃,面黄瘦;肝火旺,瞪眼吼”。

五、我强调一点

部分地区要求提交“跟师学习证明”,提前联系中医诊所或培训机构开证明。

关注考试动态,比如近年新增的“中医非药物疗法在儿童心理中的应用”考点。

只要把中医基础打牢,再结合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知识点,考试通关并不难。平时多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试着用中医思维分析原因,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拉,可能是脾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理论与实践结合,备考更轻松!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询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

艾伟

心理咨询 | 创作者  IP属地:新疆
文章399
粉丝87
关注13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

特别推荐

作者影响力排行

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