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到底适合哪些人?这五类人千万别入坑

舒东

舒东

2025-05-17 16:32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
+关注

收到很多粉丝私信:"老师,我性格内向适合当心理咨询师吗?""听说心理咨询师月入5万是真的吗?""35岁转行还来得及吗?"今天咱们就掏心窝子聊聊这个行业,看完这篇你就知道该不该入行了。

先泼盆冷水——不是谁都能吃这碗饭的。我见过太多人花两三万考证,说一千,道一万证书在抽屉吃灰。心理咨询师这行当,光有热情远远不够。你要能承受前三年入不敷出的经济压力,要面对来访者突然中断咨询的挫败感,还要不断自掏腰包参加培训。去年我有个学员,光督导费就花了8万,这还不算各种工作坊的费用。

哪些人最适合干这行呢?先说三类人:

1. 医护背景转行的(有医学基础理解病症)

2. 教育工作者(擅长沟通引导)

3. 自由职业者(时间灵活方便接个案)

重点来了,这五类人我劝你趁早打消念头:

①指望快速变现的(这行需要长期积累)

②自己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容易被来访者影响)

③社交恐惧症严重的(每天要接触不同人群)

④追求朝九五稳定的(咨询高峰期常在晚上)

⑤35岁以上转行没积蓄的(前期投入太大)

现在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收入问题。新手咨询师时薪50-100元是常态,等积累2000+咨询时长后,时薪能涨到300-500元。但记住,你不可能每天排满8小时咨询,每周能接20个案时已经是极限。所以别信那些吹嘘月入10万的营销号,真实情况是前三年年收入能破15万就算不错了。

给真心想入行的朋友三个建议:

1. 先找正规机构做职业评估(别急着报班)

2. 跟着靠谱导师做3个月见习

3. 准备好5万起步资金(考证+督导+培训)

亲情提示,2023年新规要求必须完成500小时个案实操才能执业,那些承诺"包就业"的机构都是在割韭菜。记住,心理咨询师是助人工作,更是终身修行,入行前务必三思。

心理咨询师证考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
心理咨询师证考了真的有用吗?过来人血泪史

心理咨询师证考了真的有用吗?过来人血泪史

前两天刷朋友圈,看到隔壁王姐又在晒她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底下评论区一片"求带"的留言,看得我心里直摇头。去年我也被培训机构忽悠着花三万块考了这个证,今天就跟大伙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

一、那些培训机构不会告诉你的事

1. 理论学得扎实不等于会接单

考完证那会儿我信心爆棚,结果第一次接个案就栽了跟头。背得滚瓜烂熟的ABC理论压根用不上,来访者说着说着突然嚎啕大哭,我慌得手心全是汗。这才明白书本上的知识就像菜谱,真下厨还得看火候。

2. 证书分三六九等

市面上中科院心理所、人社部专项能力证、各种协会证书看得人眼花。我当初图便宜考了个某协会的证,后来才发现有些正规平台根本不认。现在重新备考中科院的,白瞎了之前的时间和钱。

3. 时薪300元是传说

培训机构宣传的时薪都是掐尖案例。新手咨询师刚开始接个案,平台抽成后到手80块都算好的。我认识个同行在社区做公益咨询,两年多了还在倒贴督导费。

二、这个证带来的意外收获

1. 看人准了三分

学完发展心理学后,带孩子没那么焦虑了。上次幼儿园老师说孩子不合群,我用观察法发现是其他小朋友孤立他,现在每天玩角色扮演游戏,孩子慢慢开朗起来。

2. 副业路子打开了

虽然没当成全职咨询师,但靠这个证我接了不少活。给情感公众号写科普文,每篇能挣800-1500;周末在培训机构带亲子沟通课,时薪比当家教高两倍。

3. 自愈能力变强了

学认知行为疗法时,顺带治好了自己的拖延症。现在遇到糟心事,会自动识别消极思维,用苏格拉底提问法跟自己对话,比喝鸡汤管用多了。

三、血泪教训换来的“躲雷”门道

1. 先试水再报班

别急着交钱!去豆瓣小组搜"心理咨询师吐槽大会",参加线下心理学读书会。我后来才知道,很多培训机构的讲师根本不是科班出身。

2. 督导费比学费贵

真正烧钱的在考证后。做个案需要找督导,每小时600-1000元是常价。建议新手抱团成长,我们五个同批学员组了朋辈督导小组,平摊下来省不少。

3. 别信"包就业"鬼话

我报的机构承诺推荐实习,结果给的资源都是某音情感直播卖课。后来靠自己混心理圈沙龙,才接到某平台的倾听师兼职,时薪45元还要被抽三成。

考完证这一年,见过全职妈妈靠这个证开工作室年入百万的,也见过海归硕士考了证照样转行的。要说值不值,关键看你怎么用。我表妹用心理学知识做销售,上个月成了销冠;邻居大叔考完证在老年大学开课,现在天天被大妈们追着喊老师。这行当就像开盲盒,有人开出金条,也有人开出泡沫板,全看你有没有备好开箱的钳子。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