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挑衅,寻找默契
作者:陈雨 来源:留光心田心理咨询网 发布时间:2023-03-07 11:36:12

你看到过被激怒的公牛吗?它们在角斗之前,总要瞪圆了眼睛相互打量着对方。人类也一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墨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能直视你不认识的人,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甚至被人看做一种故意挑衅的行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曾作过一项实验,让参加实验的男女站在十字路口,目不转睛地盯着等灯信号过马路的行人。结果,当出现绿灯信号时,行人为了逃避盯住自己的目光,都像逃命似的加快步伐,很快冲过马路。从这个实验说明人们是多么讨厌别人用眼睛紧紧盯住自己。因为被人死盯住自己,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威胁与不安全感。我们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两个人吵架的场面,两个人摩拳擦掌,怒目相对,目光透出挑衅的意味,随着两人距离的缩短,激烈的“战斗”就开始了。记住,挑衅性的目光大都是直视,甚至盯住不放。

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的角色是多样的,有时可能是一个讲话人,有时也听别人讲话,这个关系如何来把握呢?

听话人在倾听时,眼睛不断看着讲话人,一方面表示他在注意听着,另一方面也从讲话人的面部和唇部动作更好地理解其话语和意思。由于讲话人观察听话人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自己的话所引起的反应,但如果他对听话人的观察过于频繁,就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影响口头信息的传递,同时也会分散听话人的注意力。

你准备给讲话人一点欢迎性的掌声吗?如果说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鼓掌,你可以从他的眼神中得到这个答案。你在适当的机会给予了对方恰当的掌声,你一定就会在对方心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听众。不论你听到了什么,或者是理解了什么,讲话人都会把这样的感觉送给你。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目光能显示出它的特殊功能。比如在谈恋爱时,如果男女双方都因为初次谈恋爱而感到害羞,那么,两人起初很可能会长时间地避开对方的眼睛而看着不同的地方。谈话进行一段时间后,两人又很可能会偷偷地或短促地看看对方,而将大部分时间仍花在看地板或周围的任何一件物体。随着谈话的继续,两人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也会逐渐增多。最后,两人的目光就会长时间地紧紧地相接在一起,越谈越亲密。可见,目光在人们关系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奥克斯林认为两个人在交谈时,目视对方的时间约为谈话时间的一半左右。只有相爱者、相恨者或畏惧者,目视对方的时间才会超过一半时间。不过,在这个限度内,西方人目视对方的时间要比中国人长。谦逊与内向的中国人在感到局促不安时,往往会将目光避开,减少目光交流。在感到坦然自得、心满意足或心神安定时,目光交流会发生相反的变化。如果两人身体比较接近时,目光交流就会减少。只有恋人或仇人才会在相距不足一尺距离内仍用目光交流来表示自己的倾慕或者不平。

把握好你的目光,心理学家认为用眼睛长时间地盯视对话者还有一种威胁的功能。警察在审讯犯罪者的时候通常对他怒目而视,这种目光对于拒不交代罪行的犯罪者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压力和威胁。有经验的警察经常利用目光盯视手段迫使犯罪分子自白。

把握好你的目光,与陌生人相遇时,能迅速吸引别人的目光,你可能会因此而发现你的人生发生了改变。希望在你的人生际遇中,你的目光永远是那样的恰到好处,永远那样具有征服力与亲和力。

相关文章
  • 从眼球运动中寻找答案
    在别人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时,通过观察他的眼球运动,你可以判断出他是在自己的记忆里寻找答案还是正在头脑里面构建答案。
  • 读懂孩子心理的秘诀
    很多父母总希望了解孩子的心理,所以会去读儿童心理学的书籍。遗憾的是,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理论学了很多,却找不到多少可以运用到育儿实践中的知识,所以盼望有什么读心术就好了。
  • 读懂她的“爱意表达五部曲”
    人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求爱过程可以大致分为 5个阶段。一般来说,当一个人遇见自己心仪的对象时,都会经历这5个阶段。
  • 给表情下个定义---读懂眼睛
    眼睛的各种表情都与眼睛周围的肌肉收缩有关。眼睛的肌肉变化常常引起周边其他部分的反应,使表情的幅度增大。
  • 读懂眼神中的情感和勇气
    目光是传递心灵信息的窗户,因此,女人们常常通过这个窗户将她们的思想情绪显示出来。
  • 从听话到反抗,你要读懂孩子的心
    如果孩子表现得反叛,背定是因为他的主动性遭到了拒绝,因此,父母必须从“亲力亲为”的角色中走出来。
  • 学会如何找话题
    《高情商沟通决议书》中曾说过:“说话办事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对方的心理倾向,并且顺应对方的性格,同时也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挑拨离间是什么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很喜欢挑拨离间,一般这种喜欢挑拨离间是什么心理呢,为什么他要挑拨离间呢,很多人和朋友、同事、亲戚都因为一些人的挑拨离间而渐行渐远了。
  • 先理顺关系,再寻求改变
    如果孩子出现了很多问题,亲子关系僵持,孩子逆反,很多父母总是急于解决问题,但是孩子此时往往会拒绝、对抗,父母无计可施。
  • 如何战胜计划谬误所带来的挑战呢
    从个人金融的角度,我们该如何战胜计划谬误所带来的挑战呢?首先,当然是人人都要未雨绸缪,认识到下雨天比我们预想中更多更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