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的孩子才有更精彩的未来
作者:兰晓雅 来源:留光心田心理咨询网 发布时间:2022-10-31 11:20:22

忍住的孩子与没忍住的孩子,不论是在学习成绩上,还是与同龄人的相处上,甚至自我成长方面都体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自制力是一切好习惯好品格形成的基础。一位日本的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学习成绩好,并不是因为智商,而是因为他坐得住。”好的行为只有以强大的自制力坚持下来,才会成为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变得优秀、走向成功的前提。3岁是培养孩子自制力、忍耐力的最好时期。3岁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内心涌动着各种需求,如果不加以管教和引导,孩子就可能养成随性的性格。小的时候对行为准则没有一个良好的认识,长大后就会把违规当成家常便饭。孩子自制力的培养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处于婴儿阶段时,只有很小的忍耐力。一个婴儿的全部需要,必须借由他人得以满足,他的求数信号,哭了就代表他经忍耐到了极限。但是即使是新生儿也应该让他学着等待一会儿,哪怕只有短短的1分钟。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忍耐意味只能等待两三分钟。等到2-3岁时,孩子已经会用语言向人倾诉他的要求,但是他还是不大懂的通过各种能力来调整自己,他急切地表达自己的欲望,迫切希望得到他需要的东西,从而显得毫不讲理。3岁的孩子缺乏忍耐力是因为他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懂得这样一件事:还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的事情。这是孩子学会控制自己欲望的前提。

自制力的获得,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延迟满足也不能只靠父母的只言片语就能凑效,提高孩子的自制力,父母必须做好长期准备。以自我为中心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3岁时,孩子已经会主动提出除了生理需要以外的要求,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在此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认为周围的人和事物都跟自己密切相关,自己的需求是放在第一位的。他们往往从“自我”出发来进行行为选择和活动设计,而不考虑他人。以自我为中心是孩子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还没完善发展的结果。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在知识程度和发展速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自我倾向也存在着差异。如果自我倾向过于严重或到了4-5岁,甚至6~7岁,还停滞在自我中心阶段,孩子的自制力就成了问题。

相关文章
  • 孩子自制力不是管教出来的
    很多父母在管数孩子时,都会陷人一种矛盾中。孩子的行为有时候虽然自私,却是天真的流路,如果我们硬要去管教,教孩子学会文明的 行为方式,似平就是在磨灭他们的自我意识。
  • 亲子关系可以提高孩子自制力
    运动性游戏是孩子们每天都进行的游戏,他们围在一起,以大肌肉活动为主,在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中,遵照一定的竞赛规则进行断成。例如老鹰捉小鸡、拔河、捉迷藏以及足球、篮球等球类游戏。
  • 自信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卢勤老师说:“对孩子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正确认可孩子,能让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走入正向的循环,获得健康的、持续向上的动力。
  • 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 情绪管理: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拥抱更好的自己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客观事物并不全部都能引发人的情绪,只有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能引发人的情绪。
  • 孩子自控能力的教养方式
    我们已经知道孩子缺乏忍耐力是因为他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懂得这样一件事:还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的事情。
  • 正确的奖惩方法,助力孩子更好的成长
    特级教师王兰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与奖励孩子能够是使孩子变得更聪明。”
  • 自制力是好习惯、好品格的基础
    完美主义者总是给自己加压,很可能产生忧郁症、焦虑症等多种心理疾病。任何事如果发限到极致就可能出现大问题,所以鼓励孩子不要追求尽善尽美,要鼓励孩子看到进步。
  • 孩子的自信,从这些细节培养出来
    一位心理学家说:“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
  •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
    李玫瑾教授说:运动是大脑的聪明药,爱玩的小孩往往更优秀,成绩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