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制力不是管教出来的
作者:兰晓雅 来源:留光心田心理咨询网 发布时间:2022-11-10 11:12:02
心理学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都会陷入一种矛盾中。孩子的行为有时候虽然自私,却是天真的流路,如果我们硬要去管教,教孩子学会文明的 行为方式,似乎就是在磨灭他们的自我意识。

如果你有这种担忧,可能是你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你的角色绝不是以独裁者的姿态去控制孩子,去磨灭他们的自我意识,而是以导师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修正他们天性中错误的方面,指导孩子变得更好更健康。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自我指引型的人。同事结婚,妈妈带着乐乐一起去参加婚礼。到了婚礼现场,乐乐说:妈,我自己去玩一会儿。”妈妈说;“去吧,要注意安全,不能出这里,不能淘气。”别的同事说:孩子这么小,你怎么放心让他自己去。妈妈说自己早就跟乐乐说好了,而且基本上乐乐也能遵守一定的规矩再说自己也不是完全不管孩子,“我这是放开手,用心用眼看着呢。”笑着说,这不,才10分钟,妈妈发现乐乐身边已经拥着五六个小孩,有比乐大一点的,也有小一点的。乐乐手中拿着一袋海苔虾条,一根一根地给身边的小朋友们。“该给我了。”“马上给。”一群孩子嘻嘻哈哈,吃得非常高兴。无论走到哪里,乐乐都是当之无愧的孩子王。乐乐妈妈放开自己的双手,做一个旁观的陪伴者,让孩子自己去驰骋,去交朋友,去适应社会。孩子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中迅速成长,他不会出现恼人的自私霸道问题,他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着照顾别人,完全就是一个“小大人”。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向乐乐妈妈学习。父母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外面玩,外出的时候鼓励孩子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比如去游泳馆、天文馆、动物园,在小区散步的时候和小区的孩子玩,还可以多请幼儿园的小朋友以及同事、朋友家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定期举行小 party。这样做,孩子才能走出“自我中心”,更加适应学校和社会。

自制力的发展对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以及习惯极为重要。自制力并非生来就有,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有极大的提高。自制力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自身的成长以及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并提高的。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父母一定要找对方法。3岁左右的孩子,对父母无休止的说教免疫,对体罚恐惧,对唠叨反感,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少点任性、多点坚持呢?用什么样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呢?将自制力融合于游戏中,是聪明父母的好办法。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活动,因此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在游戏中结合自制力的练习,让孩子学会坚持、懂得自觉、接受延迟满足。

上一篇: 什么是好父母 下一篇: 亲子相处模式简析
相关文章
  • 自制力的孩子才有更精彩的未来
    忍住的孩于与没忍住的孩子,不论是在学习成绩上,还是与同龄人的相处上,甚至自我成长方面都体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自制力是一切好习惯好品格形成的基础。
  • 自信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卢勤老师说:“对孩子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正确认可孩子,能让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走入正向的循环,获得健康的、持续向上的动力。
  • 管教管理和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不一样
    认清你的角色,注意你的态度。面对孩子,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已,尽管你是他的监护人,但是他并不是你的囚犯和奴隶,你不能任意摆布他。
  • 亲子关系可以提高孩子自制力
    运动性游戏是孩子们每天都进行的游戏,他们围在一起,以大肌肉活动为主,在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中,遵照一定的竞赛规则进行断成。例如老鹰捉小鸡、拔河、捉迷藏以及足球、篮球等球类游戏。
  • 孩子自控能力的教养方式
    我们已经知道孩子缺乏忍耐力是因为他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懂得这样一件事:还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的事情。
  • 不合理的管教不如不教
    那些看似矛盾的理念,其实都各自有一些道理。这部分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两面性。
  • 孩子的自信,从这些细节培养出来
    一位心理学家说:“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
  • 不自律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没有自律原则,作为后盾的管教不会起到任何积极作用,相反,父母若能自律,无需管教自然言传身教。”
  • 生意是做出来的,更是谈出来的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先天条件有多好,如果不善于沟通,不懂与人相处之道,那么等待他的绝对不会是一条坦途。
  • 自制力是好习惯、好品格的基础
    完美主义者总是给自己加压,很可能产生忧郁症、焦虑症等多种心理疾病。任何事如果发限到极致就可能出现大问题,所以鼓励孩子不要追求尽善尽美,要鼓励孩子看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