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分谦虚的言词谈话时,可能在表示强烈的嫉妒、敌意轻蔑、警戒,等等。语言是测量双方情感交流的心理距离的标准客套话使用过多,并不见得完全表示尊敬,往往也可能含有轻慈与嫉妒的因素。同时,在无意中会将他人与自己隔离,具有防范自己不被侵犯的防卫功能。
某些都市的人,对外乡人说话很客气。这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是一种强烈的排他性表现。因此,往往无法与人熟识,往往给人以冷淡的印象。以此类推,假使交情深厚的朋友,仍不免使用客套话时,则很可能内心存有自卑感,或者已隐藏着敌意。
喜欢使用名人的用语和典故的人,一般来说大部分都属于权威主义者,他们经常使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以透露出自我扩张的表现欲。
假如他开口闭口就爱抬出一大堆晦涩难懂的语言或外国语就会让听者有一种走错庙门的感觉。事实上,他这样做只是用语言掩饰自己的弱点。他这样做,无非是想加强说话的分量,同时也表示自己的见多识广,以此抬高身份和扩大自己的影响。
从语言风格识个性
我们不少人都难以避免出席会议或主持会议。有的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会议内容,而且使与会者满意而归;也有的人长篇累牍、喋喋不休,直到把所有的与会者催睡着了。主持会议虽然与主持者的自身修养和知识程度有关,但性格所起到的作用也不能漠然视之
1.简洁明快、豁达干练的人
这种人快言快语、办事雷厉风行,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信心,做事必须精心准备。主持会议亦清晰明了,内容安排得当,讲话时条理清晰,言之有物,令与会者为之钦佩。此类人可以胜任重要岗位领导工作。
2.说一不二的人
此类人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和手段,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满怀信心,而且坚信自己会拥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他们的发展通常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干,顽强的意志力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保证。他们做事总是胸有成竹、遇惊不乱,很有大将风度,但极易固执已见,不容他人置疑,专断独行
3.把会场当课堂的人
这类人的名片上通常印有“专家”两个字,他们学有专长往往是单位或公司某一项业务的权威。开会的时候,他们会以老师的姿态站在与会者面前,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们”不明白或懂得不彻底的理论和观念,常常忘记了时间、地点和自我,而被误认为学生的与会者则会哈欠连天,瞌睡连连。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