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作用能得真病吗

生理疾病,包括癌症、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肠易激综合征、偏头痛等,都是心身疾病,除了与心理因素有关外,还与固有体质、生活作息、营养等因素有关。长久以来,我们都把精神疾病和问题归结为患者的“思维”有问题,或者是自己瞎操心,自己找麻烦;要么是思维顽固,“钻进了牛角尖”;不是被吓破了胆,就是被吓破了胆,所以,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医生的身上。所以,“心魔”究竟算不算一种病呢?答案是什么?

1.「心病」的确是种病

“心绞痛”是一个俗语,从医学角度来看,“心绞痛”是一种心理疾病。根据其成因,可将其分成两种类型:器官型和功能型。功能性精神/心理失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感染、中毒、脑肿瘤、代谢等原因导致的,另外一种是由于精神疾病,另一种是心理问题。前者是指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躁狂、抑郁和神经症;另一种是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学习压力。

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是因为大脑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发生了病理变化,造成了大脑功能的失调,心理的修复机制被破坏,从而出现了认知、思维、情绪、行为等临床症状。而后者不存在上述病理机制,因此也不会出现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只会出现困惑、苦闷、烦恼、焦虑、愤怒、紧张和恐惧等心理状态的失衡表现。

2.治疗

运用心理疗法,使病人对自身的病情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认识到人格特质在病情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对环境压力及人际关系的了解,并以适当的方法处理;帮助病人认识到消极的自动化想法,并藉由认知的重塑,来改善消极的情绪。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